[实用新型]一种神经科用头戴式脑神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5117.0 | 申请日: | 202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4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东;熊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旭东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3002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科 用头戴式 脑神经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科用头戴式脑神经检测装置,包括头戴帽、硅胶按压球和检测元件,所述头戴帽的外侧安装有硅胶按压球,且头戴帽的内侧设置有内里层,并且内里层的表面固定有弹性块,所述头戴帽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头戴帽的内部预留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通过进气管和气囊相连,且气囊的边侧安装有检测元件,并且检测元件的边侧固定设置有弹簧伸缩杆。该神经科用头戴式脑神经检测装置,方便根据使用需求快速移动位置进行检测,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并且对患者头部进行检测时,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头部的大小,与头部不同位置贴合,进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科用头戴式脑神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科的日常治疗中,为了病患更快速的康复,以及及时了解患者脑神经的具体情况,通常需要使用脑神经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然而现有的脑神经检测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大多是体积较大的脑神经检测装置,不方便根据需求快速移动位置进行检测,并且对患者头部检测时,无法根据使用者头部的不同大小进行适应,因此会造成检测数据不准确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脑神经检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科用头戴式脑神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大多是体积较大的脑神经检测装置,不方便根据需求快速移动位置进行检测,并且对患者头部检测时,无法根据使用者头部的不同大小进行适应,因此会造成检测数据不准确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科用头戴式脑神经检测装置,包括头戴帽、硅胶按压球和检测元件,所述头戴帽的外侧安装有硅胶按压球,且头戴帽的内侧设置有内里层,并且内里层的表面固定有弹性块,所述头戴帽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头戴帽的内部预留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通过进气管和气囊相连,且气囊的边侧安装有检测元件,并且检测元件的边侧固定设置有弹簧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内里层为圆形结构,且内里层与头戴帽之间留有间隙,并且内里层上的弹性块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在头戴帽上等角度分布,且每组散热孔呈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气腔和气囊通过进气管相连通,且通气腔的截面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在头戴帽和检测元件之间,且气囊和检测元件均为等角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弹簧伸缩杆关于检测元件对称分布,且弹簧伸缩杆的端头处和头戴帽的内壁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科用头戴式脑神经检测装置,方便根据使用需求快速移动位置进行检测,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并且对患者头部进行检测时,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头部的大小,与头部不同位置贴合,进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1.通过按压硅胶按压球让气体充入内里层与头戴帽之间的空隙,进而让弹性块凸起,实现将头戴帽固定在头部,避免检测过程中位置偏移松动的现象;
2.通过按压另一个硅胶按压球让气体充入通气腔内,再通过进气管让气囊膨胀,这样就能够通过弹性伸缩杆让检测元件与使用者头部贴合,起到检测的目的,通过检测元件被推动至不同位置来适应头部的不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戴帽;2、硅胶按压球;3、内里层;4、弹性块;5、散热孔;6、通气腔;7、进气管;8、气囊;9、检测元件;10、弹簧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旭东,未经刘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5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面瘫理疗设备
- 下一篇:一种集中控制气动阀门开关的分体式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