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共混制备编织热收缩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4915.1 | 申请日: | 202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3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付闯;刘春善;蒋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骏鼎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42 | 分类号: | B29C6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纤维 烯烃 制备 编织 收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收缩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共混制备编织热收缩套,包括热收缩套管,所述热收缩套管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收缩布,所述热收缩套管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端面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相向的孔壁上对称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环内环形侧壁上关于螺纹杆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对应螺纹杆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热收缩套与管材进行预固定,可以将热收缩套的两端拉紧,便于工人将热收缩套无折痕的加热包裹在管材上,提高了热收缩套加热安装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收缩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共混制备编织热收缩套。
背景技术
编织热收缩套是由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单丝编织而成,遇热之后可以收缩到原来内径的0.5倍。具有良好的降噪性、柔韧性、耐磨性及隔热性,多用于一些管材的保护。热收缩套是为埋地及架空钢质管道焊口的防腐和保温管道的保温补口而设计的一种热缩防腐材料,也可用于管道法兰连接部位的防腐,热收缩套在加热安装时,基材在径向收缩的同时,内部复合胶层熔化,紧紧地包覆在补口处,与基材一起在管道外形成了一个牢固的防腐体。但是现有的热收缩套不能与管材进行预固定,不能在热收缩套加热安装前,将其两端拉紧,不便工人将热收缩套无折痕的加热包裹在管材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收缩套不能与管材进行预固定,不便工人将热收缩套无折痕的加热包裹在管材上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共混制备编织热收缩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共混制备编织热收缩套,包括热收缩套管,所述热收缩套管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收缩布,所述热收缩套管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端面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相向的孔壁上对称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环内环形侧壁上关于螺纹杆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对应螺纹杆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位于同一所述固定环内的两个弧形夹板弧形内侧壁相向设置,所述收缩布远离热收缩套管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孔口并向安装孔内延伸,且其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螺纹杆贯穿固定孔和两个螺纹孔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弧形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环形侧壁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的内弧形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锥形的防滑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内固定连接有护线圈,所述护线圈由耐磨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热收缩套管由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单丝编织而成。
优选的,位于同一所述固定环内的两个弧形夹板相向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磁铁,同组两个所述磁铁相向的一侧为相吸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共混制备编织热收缩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聚酯纤维和聚烯烃共混制备编织热收缩套,通过设置热收缩套管、收缩布、固定环、安装孔、螺纹孔、螺纹杆、弹簧、弧形夹板和固定孔,在热收缩套加热安装时,将收缩布插入安装孔内,并旋转螺纹杆,使得螺纹杆靠近弧形夹板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和固定孔,将收缩布固定在安装孔内,将管材插入固定环和热收缩套管内,继续旋转螺纹杆,使其挤压弧形夹板,使得同一固定环内的两个弧形夹板固定夹紧管材,将热收缩套管拉紧,再将另一个固定环固定在管材上,利用设备将热收缩套管加热包裹在管材上,反转螺纹杆,即可将固定环和热收缩套管分离,再将收缩布加热安装在管材上,能够将热收缩套与管材进行预固定,可以将热收缩套的两端拉紧,便于工人将热收缩套无折痕的加热包裹在管材上,提高了热收缩套加热安装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骏鼎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骏鼎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4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