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挖钻机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1427.5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4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包珍;许永青;刘忠平;潘观强;李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60 | 分类号: | E21B10/60;E21B10/43;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钻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钻头,包括钻体以及若干个设于钻体下端面的钻齿,钻体包括呈穹顶状的顶部、呈倒置圆台状的扩缩部和呈球面状的底部,钻齿包括相连的齿部和柄部,齿部呈倒置的锥体状,柄部呈圆台状,柄部和底部连接,钻齿往钻体的旋转方向倾斜。本钻头的钻体整体结构呈地雷状,有利于钻头的上提和下钻,施工时,先抛填混合胶结料,然后钻头利用钻杆不停地上提、下钻和摆动,使得混合胶结料形成钻孔孔壁,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达到护壁的效果,可填封砂层孔壁、刃脚孔壁、溶洞孔壁等,避免塌孔及漏浆的情况,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钻齿往钻体的旋转方向倾斜,有利于钻齿将岩层破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钻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挖钻机钻头。
背景技术
桩基钻孔过程中,当施工的覆盖层较脆弱时,如砂层,如施工过程中采用旋挖钻成孔,容易出现砂层漏砂或塌孔现象;钢套管通过旋挖机的旋转和静压岩面,钢套管刃脚与溶洞顶板岩面之间的空隙处易出现塌孔现象;溶洞桩基处理时,溶洞易于出现漏浆的情况,应对以上情况,一般的做法是将施工处全部加固,待加固材料凝结坚固后才可以钻孔,施工周期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钻头,可在施工钻孔处形成人工护壁结构,避免塌孔、漏浆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挖钻机钻头,包括钻体以及若干个设于钻体下端面的钻齿,钻体包括呈穹顶状的顶部、呈倒置圆台状的扩缩部和呈球面状的底部,钻齿包括相连的齿部和柄部,齿部呈倒置的锥体状,柄部呈圆台状,柄部和底部连接,钻齿往钻体的旋转方向倾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钻齿呈S型分布在底部的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的表面设有呈S型的挡墙,挡墙上设有凹槽,柄部镶嵌在凹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齿部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第一锥体、第二锥体和第三锥体,第一锥体、第二锥体和第三锥体的锥度逐渐变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扩缩部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第一圆台的锥度小于第二圆台的锥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圆台侧面靠近第一圆台的区域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突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部设有连接柄,连接柄上设有销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钻头的钻体整体结构呈地雷状,有利于钻头的上提和下钻,施工时,先抛填混合胶结料,然后钻头利用钻杆不停地上提、下钻和摆动,反复静力挤压混合料,使得混合胶结料形成钻孔孔壁,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达到护壁的效果,可填封砂层孔壁、刃脚孔壁、溶洞孔壁等,避免塌孔及漏浆的情况,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齿部呈倒置的锥体状,钻齿往钻体的旋转方向倾斜,使得齿部的尖锐部分和岩层的夹角小于90°,在钻头旋转的时候,有利于钻齿将岩层破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钻齿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1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