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及智能工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9820.0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妙武;熊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丛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34/00 | 分类号: | A01D34/00;A01D69/02;A01D75/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2 | 代理人: | 姜龙;蔡继清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智能 工作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和智能工作系统,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该第一座体具有用于停靠移动装置的表面,该第二座体具有用于收容充电机构和/或信号发生机构的内腔,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通过座体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以及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还设置有稳定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更加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智能工作系统。
背景技术
诸如割草机器人的移动装置在进行作业后,通常需要到固定的地方停靠,以实现充电等目的。为了使该移动装置能快速高效的停靠到固定的地方,常常需要设置诸如充电站的固定装置来供诸如割草机器人的移动装置进行停靠。这类固定装置通常包括水平延展部分和竖直延展部分,然而,目前的固定装置的水平延展部分和竖直延展部分通常都是一体形成的,占用包装空间,不方便运输和携带,拆卸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和智能工作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具有用于停靠移动装置的表面,所述第二座体具有用于收容充电机构和/或信号发生机构的内腔,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通过座体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以及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还设置有稳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工作系统,所述智能工作系统包括移动装置和上述的固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智能工作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3和图4分别是图2的固定装置的不同视觉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3中的a1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a2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2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座体的侧视图。
图8A是图7中的第一座体沿线X1-X1剖开的剖视图。
图8B是图8A的a3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A是图2的第一座体处于第一状态的侧视图。
图9B是图9A的第一座体沿线X2-X2剖开的剖视图。
图9C是图9B的第一座体沿线X3-X3剖开的剖视图。
图9D是图9C中的a4部分的放大图。
图10A是图2的第一座体处于第二状态的侧视图。
图10B是图10A的第一座体沿线X4-X4剖开的剖视图。
图10C是图10B的第一座体沿线X5-X5剖开的剖视图。
图10D图10中的a5部分的放大图。
图11A是图2的第一座体处于第三状态的侧视图。
图11B是图11A的第一座体沿线X6-X6剖开的剖视图。
图11C是图11B的第一座体沿线X7-X7剖开的剖视图。
图11D图11C中的a6部分的放大图。
图11E是图11B中的第一座体沿线X8-X8剖开的剖视图。
图11F是图11E中的a7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图2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丛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丛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9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装置以及智能工作系统
- 下一篇:主动式可调刚度浮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