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4727.4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赵伟杰;冯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中冷器进气 管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包括橡胶管段、硬管段及支架,其中,所述橡胶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硬管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硬管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硬管段一体成型的鼓包,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鼓包上。本发明的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通过硬管及支架将中冷器进气管路安装到发动机本体上,能够减少中冷管路对增压器产生的载荷,减少相对于发动机的振动,提高整个管路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增压器到中冷器的管路布置通常为一段整体的橡胶管或者是两端为橡胶管中间为一段钢管的结构。通常情况下不会对管路进行固定,而这样往往会使增压器负荷增加,容易造成增压器损坏;或者只对橡胶管段进行固定,往往也达不到理想的固定效果,当钢管段相对于发动机振动过大时,容易造成管路间连接失效,存在漏气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冷器进气管路的固定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固定于发动机上的中冷器进气管路中结构,能够保证中冷器进气管路的布置走向,减少管路相对于发动机的振动,提高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包括橡胶管段、硬管段及支架,其中,所述橡胶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硬管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硬管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硬管段一体成型的鼓包,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鼓包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管段包括橡胶管段本体,所述橡胶管段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件,所述橡胶管段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与增压器压气机出口端及所述硬管段的一端锁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紧件为卡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硬管段包括硬管段本体,所述硬管段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橡胶管段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中冷器相连,所述鼓包上设置有安装所述支架的安装孔,所述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二锁紧件锁定在所述鼓包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为L型,所述L型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硬管段的鼓包上,另一端固定在发动机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硬管段本体为弯管,所述鼓包位于所述硬管段本体的弯折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锁紧件为螺栓或铆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鼓包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一个鼓包上均对应设置有安装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L型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L型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锁紧件固定在发动机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锁紧件为螺栓或铆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通过硬管及支架将中冷器进气管路安装到发动机本体上,能够减少中冷管路对增压器产生的载荷,减少相对于发动机的振动,提高整个管路的可靠性。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技术上可行的方式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案,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在发动机上的布置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简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的橡胶管段的结构简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的硬管段的结构简图;
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中冷器进气管路结构的支架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4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层析柱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织带加工的毛刺去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