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气管镜检查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4442.0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1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成;张晓菊;李慧丽;张杨;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01;A61M16/00;A61B1/267;A61B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气管 检查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气管镜检查防护装置,有效解决气管镜检查不便于麻醉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外端均安装有能拆卸的塞子;第一开口的外端能拆卸插装三通;三通的其中一端设有密封圈和橡胶塞;三通的另一端能够连接麻醉管;第一开口的内端能拆卸插装有软管;面罩的下方设有单向的呼吸阀;面罩的内缘面安装有气囊,气囊上安装有气门;面罩的四周固定有多个带子,带子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局部麻醉下的气管镜置于鼻腔内的操作,保证了患者的舒适,避免了气溶胶的产生,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气管镜检查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诊断及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广泛。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及接触传播。结合气管镜检查特点,术中患者多有咳嗽或者用力呼吸可产生大量飞沫或者气溶胶等,污染室内设备、空气、人员等。本设计主要是针对患者进行防护的气管镜检查防护装置,避免患者在接受检查过程中分泌物引起喷溅,从而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气管镜检查防护装置,可有效解决气管镜检查不便于麻醉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外端均安装有能拆卸的塞子;第一开口的外端能拆卸插装三通;三通的其中一端设有密封圈和橡胶塞;三通的另一端能够连接麻醉管;第一开口的内端能拆卸插装有软管;面罩的下方设有单向的呼吸阀;面罩的内缘面安装有气囊,气囊上安装有气门;面罩的四周固定有多个带子,带子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好处:
1、三通的端部采用密封圈和橡胶塞封闭,气管镜检查时打开橡胶塞,气管镜进入,不用时关闭。整个操作过程密闭性有保证。
2、面罩固定装置能够使面罩紧贴患者的面部,密闭性良好。
3、呼吸阀设有N95口罩一样的防护材料,保证操作环境的安全。
4、同时给予吸氧孔道,保证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缺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图(未安装三通)。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图(安装三通)。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图(安装气管镜和氧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2和第二开口3;第一开口2和第二开口3的外端均安装有能拆卸的塞子4;第一开口2的外端能拆卸插装三通5;三通5的其中一端设有密封圈6和橡胶塞7;三通5的另一端能够连接麻醉管8;第一开口2的内端能拆卸插装有软管9;面罩的下方设有单向的呼吸阀10;面罩的内缘面安装有气囊11,气囊11上安装有气门12;面罩的四周固定有多个带子13,带子13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14。
为了能够实现吸痰操作,所述的面罩本体上设有第三开口17,第三开口17的外端安装有塞子。
为了更加便于气管镜的插入,所述的三通5为直筒状,直筒状的中部连通有支管;直筒状的一端与第一开口2插接;另一端为密封圈6和橡胶塞7;支管与麻醉管8连接。
为了更好的便于呼吸,所述的呼吸阀10内设有滤芯,滤芯的过滤标准为KN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4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环保型橡胶林下积雪草种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匀速往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