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式滚筒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2836.2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1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吴庆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武市振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2 | 分类号: | B23Q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颜丽蓉 |
地址: | 35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滚筒 进料 装置 | ||
一种回转式滚筒进料装置,包括滚筒、凸轮、固定机构、工装台和行程开关;所述滚筒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凸轮上;且所述滚筒的虚拟转动轴线与所述凸轮的基圆中心重合;所述工装台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外壁上,用于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定位;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滚筒上,用于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固定;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固定机构电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固定机构的工作状态;所述行程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上,所述行程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线可滑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线的变化实现控制所述行程开关的接通和断开。利用凸轮的外形轮廓线来实现区间控制固定机构的工作状态,实现上料和固定在一个工步内完成,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式滚筒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加工中,固定和上料往往是分开进行,通过自动化上料装置实现快速上料或补料,再利用机械手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入工装区进行定位和机械加工。现有机械加工上料和固定需要分两个工步来完成,加工效率低;而且现有的上料装置机械结构复杂,设备昂贵,使用和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转式滚筒进料装置,实现进料和固定自动进行,提高加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转式滚筒进料装置,包括滚筒、凸轮、固定机构、工装台和行程开关;
所述滚筒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凸轮上;且所述滚筒的虚拟转动轴线与所述凸轮的基圆中心重合;
所述工装台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外壁上,用于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定位;
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滚筒上,用于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固定;
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固定机构电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固定机构的工作状态;
所述行程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上,所述行程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线可滑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凸轮的外形轮廓线的变化实现控制所述行程开关的接通和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台包括多个;
多个所述工装台绕设于所述滚筒的虚拟轴线;
所述行程开关的个数和所述固定机构的个数分别与所述工装台的个数相等,且分别与所述工装台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工装台和行程开关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滚筒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主压气缸、主压板、侧压气缸和侧压板;
所述主压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滚筒上;
所述主压气缸的活动端的运动轨迹沿所述滚筒的半径方向设置;
所述主压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主压气缸的活动端;
所述侧压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滚筒上;
所述侧压气缸的活动端的运动轨迹沿所述滚筒转动的切线方向设置;
所述侧压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侧压气缸的活动端;
所述主压气缸和侧压气缸分别沿两个方向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侧压板与待加工的工件的接触端呈预设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上设有用于所述主压气缸和所述侧压气缸的安装固定的让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台上间隔设有槽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武市振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邵武市振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2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教学的多功能解剖器械包
- 下一篇:一种超声拉切机辅助升降裁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