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标准的冷链物流环境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0921.5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馨洋;周晨;杨洁;杨梅;陈志鹏;李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G01S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窄带 联网 标准 物流 环境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标准的冷链物流环境监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终端、云平台、窄带物联网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和显示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分别采集温湿度数据和GPS数据;窄带物联网模块将窄带物联网模块的初始化过程及结果、温湿度数据和GPS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同时窄带物联网模块将温湿度数据和GPS数据上传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云平台将接收的数据反馈到终端。可以克服由于传统冷链物流数据传输不及时,功耗大,带电时间短等造成的成本高问题,从而提高传输数据的精确性以及降低数据传输的功耗,也提高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做到冷链物流智慧化、高效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链物流环境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标准的冷链物流环境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链物流环境监控装置主要由普通无线传输模块、监测数据测量模块等组成。
目前的冷链物流对于数据传输采用传统的Wi-Fi、蓝牙等方式。当需要监控车辆增多时,传输数据会产生延迟,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因运行功耗大,覆盖面窄等,影响数据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标准的冷链物流环境监控装置,通过采集多维信息,对温湿度数据、地理位置信息等进行实时采集,将以上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模块上传到云平台,供终端用户查看。通过窄带物联网模块,不但实现了数据高效快捷的传输,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待机时间和车辆覆盖率,使得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标准的冷链物流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终端、云平台、窄带物联网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和显示模块;
温湿度采集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分别采集温湿度数据和GPS数据;
窄带物联网模块将窄带物联网模块的初始化过程及结果、温湿度数据和GPS数据上传到云平台;
同时窄带物联网模块将温湿度数据和GPS数据上传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云平台将接收的数据反馈到终端。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冷链物流环境监控装置还包括USB串口、仿真器接口、主控模块;
USB串口对GPS定位模块、显示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窄带物联网模块进行供电;
USB串口和仿真器接口通过开关SW1连接;
仿真器接口和主控模块通过2线JTAG连接;
GPS定位模块通过开关SW2选择与主控模块或USB串口连接;
窄带物联网模块通过开关SW3选择与主控模块或USB串口连接。
上述的温湿度采集模块采用SHT20传感器;
GPS定位模块为L70-R定位模块;
窄带物联网模块采用由NB101搭载的移远通信BC95模块;
主控模块采用STM32L476RCT6芯片;
显示模块采用TFT显示屏。
上述的主控模块的UART1串口连接仿真器串口8;
在串口调试时,主控模块通过开关SW1,将UART1串口连接USB串口;
温湿度采集模块通过I2C接口与主控模块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0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卧式面筋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流场均流的二次风量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