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减震结构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8060.0 | 申请日: | 202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邸超;石磊;张博世;鲍教修;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科方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26 | 分类号: | B64D27/26;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市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5107 | 代理人: | 刘志刚 |
地址: | 26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减震 结构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减震结构及无人机,属于发动机减震技术领域,该发动机减震结构包括减震件与固定组件,所述减震件包括减震件主体与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减震件主体的两端,所述减震件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固定件,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安装室,所述减震件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减震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两端,该减震结构的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活塞发动机多个方向的振幅和振动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减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减震结构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功能不断扩展,性能不断提高,相对于有人机,无人机使用成本低,因此在侦察、测绘、巡线、航拍、物流、应急救援、环保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起飞重量小,飞行速度低,续航时间长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及复合翼无人机均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其动力源,而活塞式发动机本身不能输出拉力/推力,需要安装螺旋桨,通过发动机驱动螺旋桨旋转从而产生拉力/推力。活塞发动机在工作时的不规则点火以及螺旋桨质量的不均匀分布都会引起整个动力系统振动,如果在动力系统与无人机机体之间不采取减振措施,可能引起机载传感器采集数据不准确或者机体结构疲劳损伤。目前活塞发动机减振多采用弹簧减振器或者直接在发动机和机体连接处加减振垫,前者由于弹簧减振器多是货架产品,在发动机安装时要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转接件,造成安装结构复杂;后者减振方式只能降低机体纵向的频率和振幅,对于另外两个方向的振动基本没有效果,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结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减震结构及无人机,旨在改善现有的发动机减震结构安装结构复杂和结构容易破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减震结构,包括减震件与固定组件。
所述减震件包括减震件主体与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减震件主体的两端,所述减震件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固定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与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安装室,所述减震件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减震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减震件主体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固定座也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固定座的外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由橡胶材料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耳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所述耳板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内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耳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对齐设置,所述螺栓贯穿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杆,所述固定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件的顶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减震垫远离所述减震件主体的一侧均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的发动机减震结构,以及发动机与机身结构。
所述发动机减震结构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减震结构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科方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科方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8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加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制备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