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过滤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7306.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司科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赵梦雯;艾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过滤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防护装置至少包含:一罩体、二耳挂部以及一气阀,该气阀接合于该罩体,该气阀内设有一隔板以将内部空腔分为分离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于该第二腔室设有一穿孔可供连接一外接设备,不仅用于控制气流单向从该罩体的内部经由该第一腔室流向外界,减少呼出的废气留存在该罩体内,提升吸气中的含氧比率,还能兼顾鼻子吸气过滤面积,减少吸气阻抗,亦可结合外接设备(例如负离子产生单元或空气滤清器),将过滤后干净的空气透过第二腔室提供穿戴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涉及人脸的鼻嘴其吸气与呼气分离的呼吸过滤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习见口罩,其结构主要将人脸的鼻子及嘴巴同时覆盖,人体使用时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气体,由于受到覆盖于鼻子及嘴巴外的口罩及其滤材的影响,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不容易由口罩完全排出,使得口罩内部空间里残留许多呼出气体。当人体吸入空气时,除了由口罩外侧吸进含氧空气并经滤材进入口罩内侧外,原本残留在口罩无法排出且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气体,其会与人体吸入含氧的空气产生混合且发生混氧情形,对于为了避免吸入大量污染物而穿戴的口罩,反而无法提供人体足够氧气,并对健康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涉及人脸的鼻嘴其吸气与呼气分离的呼吸过滤防护装置,为其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防护装置至少包含:一罩体,适应用于人脸及其鼻与嘴,该罩体具有一透孔;耳挂部,连接于该罩体侧边;以及一气阀,具有一阀座、一阀盖以及一阀瓣,该阀座相对该透孔接合于该罩体,该阀座设有贯穿的一阀口,且该阀口连通于该罩体内部,该阀盖固定于该阀座一侧,且与该阀座界定出一与该阀口相通的空腔,该阀盖设有一隔板以将该空腔分为第一、第二腔室,该阀盖底部相对于该第一腔室设有复数排气口,而该阀盖侧壁相对于该第二腔室设有至少一穿孔,该穿孔可供连接一外接设备,该阀瓣相对该阀口覆盖在该第一腔室。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外接设备为负离子产生单元,该负离子产生单元具有一碳纤维电刷以及与该碳纤维电刷连接的一供电单元,该碳纤维电刷可穿设固定于该穿孔。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外接设备为随身型空气滤清器,该随身型空气滤清器具有一本体、一可拆卸碳纤维电刷以及与该碳纤维电刷连接的一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配置于该本体内,该可拆卸碳纤维电刷可穿设固定于该穿孔。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外接设备为塞体。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阀盖于该第一腔室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该阀瓣具有相对该第一定位部固定不动的一固定部,及形成在端部的一活动部,该活动部用于被气流推动而开放该阀口,使气流从该罩体内部单向通过该阀口进入该第一腔室后,由该排气口向外排气。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阀座具有第二定位部,可相对固定于该第一定位部。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阀座与该隔板间具有可相互卡掣的第一、第二卡合部。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该气阀可控制气流单向从该罩体的内部经由该第一腔室流向外界,减少呼出的废气留存在该罩体内,提升吸气中的含氧比率,还能兼顾鼻子吸气过滤面积,减少吸气阻抗,亦可结合外接设备(例如负离子产生单元或空气滤清器),将过滤后干净的空气透过第二腔室提供穿戴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气阀的结构立体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气阀的结构分解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司科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司科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7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禽粪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机专用的简易小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