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毂定位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3582.1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1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戴云峰;姚海涛;戴通明;项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今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5;B23Q7/04;B66F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1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定位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定位识别装置,包括辊道输送线、定位装置、升降旋转装置和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辊道输送线与主输送线对接,辊道输送线的末端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可将轮毂夹紧归中定位,升降旋转装置可升降的安装在定位装置的中心处并穿过辊道输送线的辊道,读码装置安装在辊道输送线的侧上方用于读取轮毂的识别特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轮毂定位识别装置,提高轮毂产品自动识别准确性,提高机械手夹取轮毂的准确性,提高自动化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轮毂定位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投入到汽车轮毂机加工行业中后,各个机加工工序在加工前首先要进行待加工产品的识别,汽车轮毂毛坯进行车削、钻孔等数控加工时,首先要识别铸造毛坯的型号尺寸是否正确,由于轮毂毛坯铸造质量问题,会留有一些铸造飞边,轮毂毛坯从主辊道线输送到分支待加工点的过程中会旋转偏移等,轮毂的辐条造型虽然也可以作为识别特征,但实际试验结果显示识别率达不到自动化生产要求,经过试验发现铸造在轮毂的轮辋面上的条形码的识别率能达到99%以上,由于轮毂是圆桶件,条形码是环绕在轮辋面上,识别时需要轮毂旋转一周,轮毂尺寸有高低大小,所以在识别时要将轮毂毛坯托起到一定高度后再旋转一周才能扫清条形码,根据上述需求设计了本轮毂定位识别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汽车轮毂定位识别装置,包括辊道输送线、定位装置、升降旋转装置和读码装置,辊道输送线与主输送线对接,辊道输送线的末端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可将轮毂夹紧归中定位,升降旋转装置可升降的安装在定位装置的中心处并穿过辊道输送线的辊道,读码装置安装在辊道输送线的侧上方用于读取轮毂的识别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轮毂定位识别装置,通过辊道输送线与主辊道输送线相连,从主辊道线上分流出待加工的轮毂毛坯,为了进一步识别轮毂的型号与当前数控机床在加工的型号一致,且便于让机械手准确抓取轮毂毛坯,先通过定位装置将轮毂毛坯定中在辊道线上,再通过升降旋转装置将轮毂毛坯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缓慢旋转,便于读码装置通过扫描轮毂毛坯的轮辋上的识别特征准确识别轮毂型号,并使轮毂旋转到设定的角度后等待机械手夹取到数控机床进行自动数控加工,避免相近或错误的轮毂型号被机械手夹取到数控机床进行错误的加工,确保产品型号识别率达到99%以上的要求,避免机械手夹取轮毂时发生偏斜造成装夹不正,避免造成产品报废及机床损坏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汽车轮毂定位识别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光电感应装置、第二光电感应装置和定中夹具,第一光电感应装置和第二光电感应装置依次沿着辊道输送线前进方向设置在辊道输送线的两侧滚筒架上,定中夹具为U型夹具,定中夹具的两条夹臂置于辊道输送线的末端上方,两条夹臂夹紧轮毂后使轮毂位于辊道输送线的末端中心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光电感应装置感应是否有轮毂输入,第二光电感应装置再次感应到该轮毂时延后一定时间停止辊道输送转动,使轮毂停在辊道输送线上,启动定中夹具的两条夹臂夹紧轮毂,使轮毂位于辊道输送线的中心线上后松开夹臂,启动升级旋转装置及读码装置来识别轮毂的型号规格,避免错误的型号被机械手夹取并安装到数控机床上进行错误的加工,避免产品报废及损坏机床等质量和安全事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升降旋转装置包括支架,支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电机安装在升降板上,升降板通过导套套设在立柱上,立柱垂直安装在辊道输送线的下部,升降板上设有垂直动力装置,支架呈十字交叉形的设在辊道输送线的双排短辊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今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今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3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