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检测补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2382.4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0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亿水源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检测补焊装置,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滑道,两条支撑滑道之间固设有剪式升降机,剪式升降机上表面固设有两个支撑台,支撑台上表面固设有主动辊和滑移设置有从动辊,剪式升降机上表面设置有驱动多个主动辊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支撑滑道两端高低设置且靠近其高处端一侧固设有多个支撑柱,支撑柱顶部铰接连接有上料滑道,上料滑道远离支撑柱一端连接有驱动上料滑道转动的上料气缸,上料滑道靠近支撑滑道一端高于支撑滑道高处端,上料滑道远离支撑柱一端固设有向远离上料滑道方向倾斜延伸的挡料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检测补焊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料、下料,具有节省人力、对钢管检测补焊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钢管辅助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检测补焊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钢管是一种以带钢卷为原材料,在常温下挤压变形并焊接而成的钢管。生产焊接钢管时首先将带钢连续送入焊管机组,经多道轧辊辊压,带钢逐渐卷起,形成有开口间隙的圆形管胚,在通过高频焊接工艺对焊缝进行焊接,最后利用切割机将连续的钢管切成单根钢管。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虚焊或存在混点表面缺陷等问题,往往需要人工检测并补焊。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6343839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钢管补焊台,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滚道,以及至少两个供钢管顶升的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包括规定底板、两个翻转支架、驱动翻转支架饭庄的液压缸,所述翻转支架一端铰接在固定底板上,所述液压缸一端铰接在翻转支架上,液压缸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底板上。
上述专利在使用先将切割好的钢管吊装到支撑滚道上,再通过人工推动将钢管转移至指定加工位置进行检测。这一过程操作繁琐、浪费人力,且当遇到较大规格的钢管时,人力难以将其转移,影响检测效率,还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检测补焊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料、下料,具有节省人力、对钢管检测补焊效率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管检测补焊装置,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滑道,两条所述支撑滑道之间固设有剪式升降机,所述剪式升降机上表面固设有两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固设有主动辊和滑移设置有从动辊,所述剪式升降机上表面设置有驱动多个所述主动辊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支撑滑道两端高低设置且靠近其高处端一侧固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铰接连接有上料滑道,所述上料滑道远离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有驱动所述上料滑道转动的上料气缸,所述上料滑道靠近所述支撑滑道一端高于所述支撑滑道高处端,所述上料滑道远离所述支撑柱一端固设有向远离所述上料滑道方向倾斜延伸的挡料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割好的钢管被输送入上料滑道内,驱动上料气缸,上料滑道远离支撑柱一端向上抬起,钢管沿上料滑道向下滑动并转移至支撑滑道上并架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人工转动钢管并对其进行检测补焊;检测补焊完成后,降下剪式升降机,钢管脱离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支撑而重新与支撑滑道抵接,并沿其向下滑动,最终对检测补焊后的钢管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倾斜方向相反的支撑滑道和上料滑道,实现了自动上料、下料,简化了对钢管转移的步骤,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剪式升降机上表面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上贯穿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动辊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伸入齿轮箱内部并通过齿轮与所述传动轴驱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驱动两主动辊转动,使架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钢管在主动辊的作用下自行转动,降低了人工转动钢管的难易程度,有利于提高钢管的检测补焊效率;两主动辊同步驱动钢管转动,使得钢管的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在钢管转动过程中出现因主动辊速度不一致而产生的抖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亿水源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亿水源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2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