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7733.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6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蔡朋飞;程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2 | 分类号: | H01R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梁金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抱式 导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接电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开有上半圆形槽和下半圆形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中部形成的圆形孔内设有环状卡紧件,环状卡紧件上半部与上壳体间设有上导电瓦,环状卡紧件下半部与下壳体间设有下导电瓦,环状卡紧件一端设有用以控制环状卡紧件卡紧旋转物体的环状旋转螺母,所述上导电瓦和下导电瓦为含高铜碳刷的材质。本实用新型通过环状卡紧件将电传输至旋转物体上,在通过较大电流时,旋转物体在旋转过程中能够保证导电的稳定性。另外旋转物体前期不做处理也能够实现快速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电器一般使用导电线材进行电流传输,而在具备旋转结构的用电器中,比需要在固定部件与旋转部件上形成电流回路,若采用普通的导电线会导致线材缠绕,因此现有技术中设计有旋转导电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导电装置通常都采用电刷或碳刷,电刷或碳刷都是采用面接触滑动式导电,而且电刷或碳刷直接与旋转物体接触;由于旋转物体表面光洁度原因,如果在需要通过的电流较大的场合下,这样导致旋转物体在旋转过程中导电性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接电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开有上半圆形槽和下半圆形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中部形成的圆形孔内设有环状卡紧件,环状卡紧件上半部与上壳体间设有上导电瓦,环状卡紧件下半部与下壳体间设有下导电瓦,环状卡紧件一端设有用以控制环状卡紧件卡紧旋转物体的环状旋转螺母,所述上导电瓦和下导电瓦为含高铜碳刷的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卡紧件包括锥形卡套和与其配合的锥形锁紧套,所述锥形卡套外侧设有槽口,所述锥形锁紧设在上导电瓦和下导电瓦间,所述锥形卡套设在所述锥形锁紧套内部,且锥形卡套较小端外侧与所述旋转螺母内侧螺纹连接,锥形锁紧套较大端与所述环状旋转螺母端侧相接触,通过旋转所述旋转螺母挤压所述锥形锁紧套较大端实现对卡套的收缩。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旋转螺母外侧和锥形卡套较大端外侧均匀设有多个把手。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旋转螺母外侧和锥形卡套较大端外侧均匀设有4个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螺栓的螺杆外设有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与螺栓头部间的螺杆上套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外抱式旋转导电装置,通过环状旋转螺母可实现环状卡紧件与旋转物体的卡紧。通过上壳体接电,上壳体将电传递到上导电瓦和下导电瓦,上导电瓦和下导电瓦将电传递到环状卡紧件上,环状卡紧件将电传递到旋转物体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将电从固定部件上传递到旋转物体上,在通过的电流较大的场合下,旋转物体在旋转过程中能够保证导电的稳定性。另外旋转物体不做前期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快速拆卸。旋转物体表面不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对旋转物体表面尺寸以及表面粗糙度没有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的正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的侧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抱式导电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7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奶器
- 下一篇:一种外抱式旋转导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