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微纳层叠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6116.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众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层叠 挤出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微纳层叠挤出模具,包括底座、转动杆、升降装置、成型装置和挤压装置;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通过连接皮带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挤压箱和下模板能够同时向内端进行衔接,便于上下端的快速接触,然后在启动抽液泵抽动灌注箱的内部的灌注液向挤压箱的内部,在启动电动气缸带动伸缩杆和挤压块向挤压口的下端挤压,挤压到成型端和成型腔的内部进行模具挤压成型,便于快速挤压出料,降低模具成型时间,也便于挤压箱内部的灌注液排放,在推动压动杆带动贯穿杆和顶出杆向上端顶出,能够将成型过后的模具顶出下模板,便于拿取和安放,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形微纳层叠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成型设备多数是单一操作的机装置,无法多批量进行出料成型,所以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环形微纳层叠挤出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微纳层叠挤出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微纳层叠挤出模具,包括底座、转动杆、升降装置、成型装置和挤压装置;所述底座的上侧两端均设有转动杆,且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升降装置,且转动杆的上侧端部设有挤压装置,转动杆的下侧端部设有成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箱、灌注箱、挤压块和电动气缸;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内侧设有挤压箱,且挤压箱的两侧端部均与转动杆之间螺纹套设连接,且挤压箱的上端外侧均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电动气缸,且电动气缸的下侧端部均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下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挤压箱的内部,且伸缩杆的下侧贯穿端上均设有与挤压箱下端对应设置的挤压块,且挤压箱的下端外侧均设有若干个与挤压块对应设置的挤压口,且挤压箱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灌注箱,且灌注箱的下侧端部设有连管,且连管的下侧端部贯穿延伸至挤压箱的内部,且连管与灌注箱的连接之间设有抽液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下固定架、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转动杆的下侧端部均设有从动轮,且底座的上侧端部设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下侧端部设有驱动杆,且驱动杆上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连接套设之间设有连接皮带,且驱动电机与底座的安装之间设有下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折弯杆、下模板、压动杆和成型端;所述底座的内端上侧设有下模板,且下模板的下端两侧均设有折弯杆,且折弯杆折弯处均与转动杆的螺纹套设连接,且下模板的上侧端部设有若干个与挤压口对应设置的成型端,且成型端的上端内侧均开设有成型腔,且下模板下端中间的两侧均设有贯穿杆,且贯穿杆的上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下模板的内部上端,且贯穿杆的上侧贯穿端上设有若干个与成型腔对应设置的一体顶出杆,且贯穿杆的下侧端部设有压动杆,且压动杆的上端两侧与下模板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接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注箱与挤压箱的固定连接之间设有上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箱与转动杆的螺纹套设之间均设有螺纹块,且螺纹块和折弯杆与转动杆的螺纹啮合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箱的内部均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连通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抽液泵和电动气缸均与外部电源和外部控制主板电性连接密切外部控制主板的型号为:SM-02-V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众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众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6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高速混料机的搅拌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