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6034.X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5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博;李志宇;邓洋;柴之龙;徐德才;孟凡胜;何大亮;郭海涛;侯毅鹏;刘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壳部、水套部和端盖部,外壳部间隔套设于水套部的外侧,外壳部与水套部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路,端盖部设置于外壳部的一侧,外壳部的另一侧被配置为连接电机端盖,端盖部和电机端盖被配置为共同封堵冷却水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壳体,通过将水套部和外壳部一体成型,省去了外壳和水套之间的密封圈,通过将端盖部与外壳部一体成型,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装配工艺,通过端盖部和电机端盖共同封堵冷却水路形成闭环式水路,保证了冷却水路的密封性,降低了装配难度,便于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开发出低成本、高性能、高质量的电动汽车产品成为各整车厂不断追求的目标。驱动电机作为电动汽车关键动力总成,其综合实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动汽车产品的竞争力。电机壳体是驱动电机的主要零部件,其成本、重量、可靠性等对驱动电机的竞争力具有较大影响。
目前,集成冷却水路的电机壳体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结构:第一种结构为外壳和冷却水套分离的结构,通过在外壳和冷却水套之间端部两侧分别设置密封圈保证电机壳体冷却水路的密封性,零件数量和工序较多,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第二种结构为冷却水路通过砂芯成型与电机壳体一体铸造成型的结构,其铸造工艺复杂,基础壁厚较厚,铸造缺陷和零件重量较高,成品率较低;第三种结构为开环式冷却水路与电机壳体一体铸造成型的结构,需要与电机前后端盖一起组成封闭式冷却水路,增加了零件的数量和装配的工艺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壳体,集成度高,便于装配。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壳部、水套部和端盖部,所述外壳部间隔套设于所述水套部的外侧,所述外壳部与所述水套部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路,所述端盖部设置于所述外壳部的一侧,所述外壳部的另一侧被配置为连接电机端盖,所述端盖部和所述电机端盖被配置为共同封堵所述冷却水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部与所述水套部之间交错设置有第一隔断筋和第二隔断筋,所述第一隔断筋和所述第二隔断筋将所述外壳部与所述水套部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所述冷却水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断筋自所述外壳部远离所述端盖部的一侧向所述端盖部延伸,所述第一隔断筋靠近所述端盖部的一端与所述端盖部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端盖部上设置有开口以及能够封堵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隔断筋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盖板通过氩弧焊或摩擦焊连接于所述端盖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盖板上涂抹有厌氧密封胶,并过盈嵌入所述端盖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隔断筋自所述端盖部向所述外壳部远离所述端盖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隔断筋靠近所述电机端盖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端盖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断筋和所述第二隔断筋均沿所述外壳部的周向设置有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断筋和所述第二隔断筋均沿所述外壳部的轴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壳体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水路为S形空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60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铁丝表面除水烘干装置
- 下一篇:能够对钻头产生周期性的周向振动的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