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高浓度碳酸泉的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4971.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5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绕;赵贤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昭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8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浓度 碳酸 融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浓度碳酸泉的融合装置,属于碳酸泉制备领域,所述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空间少,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需要安装使用,可被广泛运用在家庭或商业经营场所。本发明包括:进水管、二氧化碳进气管、气液输入通道、气液融合仓、出液口;二氧化碳进气管一端连接二氧化碳气瓶,另一端分别与进水管和气液输入通道连接,气液输入通道连接气液融合仓一端,气液融合仓另一端连接气液输出通道一端,气液输出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出液口。本发明装置可在进气压力较小的条件下,高效制备高浓度碳酸泉,融合速度快无需等待,构造简单,无需插电,易于安装和清洗、免于维护,且二氧化碳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酸泉制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高浓度碳酸泉的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融于水中形成游离态的二氧化碳,当1升水中含有0.25g以上的游离态二氧化碳,则可称之为碳酸泉,其中1升水中含有1g以上的游离态二氧化碳,则被称为高浓度碳酸泉,化学方程如下:
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
一部分碳酸分解为氢离子和碳酸氢离子:
一部分碳酸氢离子分解为氢离子和碳酸离子:
以上化学反应都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其中二氧化碳的动力学直径仅有0.33 纳米,而人体皮肤的毛孔直径约为20000纳米到50000纳米,故而能轻易通过皮肤表面进入毛细血管,并置换出血液中的氧气,这种现象被称为波尔效应(Bohr Effect),又可通俗地理解为“碳酸注氧”效应。
在波尔效应下,人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交换量增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会错认为氧气含量不足,为了把多余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经呼吸排出体外,血管内皮细胞会分泌出少量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NO)可以令血管平滑肌放松,使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管扩张,以便静脉血液加速回流心脏和肺部。因此,碳酸泉可促使人体细胞组织中氧气含量增加,令血管扩张,同时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沐浴碳酸泉后肉眼即可看到浸泡部位的皮肤出现明显的潮红现象,并且碳酸浓度越高,潮红现象出现越快、越明显。同时,沐浴碳酸泉,可以调节人体自律神经系统,抑制交感神经过分兴奋,同时提高副交感神经作用,有利于身心放松、增加深层睡眠。基于以上医学原理和效果,经常沐浴碳酸泉可以达到改善血液微循环、加快运动后恢复、缓解疲劳、美发护肤、提高免疫等功效,但是只有当水中的游离态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ppm以上时,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如果游离态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目前,现有的碳酸泉融合结构、装置、设备或工程方案,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1)有些必须使用复杂而精密的结构部件,有些需经常更换过滤膜部件,且适用条件苛刻,在水压不足或水质不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堵塞;
(2)有些需要配置多个电磁阀、压力表、增压水泵、单向阀、调节阀、流量计等多个附属设施才能实现,整套设备复杂、成本高、且体积庞大,因而不易家用普及;
(3)有些气液融合效果差,只能生成浓度较低的碳酸泉,达不到高浓度的水平;
(4)有些则必须通过配套循环水路,且需循环10-20分钟才能达到1000ppm 的高浓度。
以上缺陷导致了碳酸泉装置(设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高、安装不便、维护不易,限制了碳酸泉设备走进一般家庭获得普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浓度碳酸泉的融合装置,所述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空间少,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需要安装使用,可被广泛运用在家庭或商业经营场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昭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昭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4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