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藏式出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0527.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宁春鹏;高威;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吴凡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式出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隐藏式出风结构,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隐藏式出风结构可靠性低、使用不稳定的问题。本隐藏式出风结构包括设有进风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均与进风口相连通且相互独立的上出风道和下出风道,进风口内设有能控制上下出风的上下导风叶片,上出风道与下出风道内均设有能控制左右出风的左右导风叶片组。它具有结构更加可靠、使用稳定性更高、结构更加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是安装在汽车上的空气调节装置,它能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其出风方向一般都由出风口控制。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内的零部件在满足功能性的情况下,美观性也越来越高,而传统出风结构由于风口开口面积大、叶片多且均位于表面、对仪表板整体造型影响大等缺陷已逐渐不受到用户的青睐。
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隐藏式的出风结构,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11078954.4所公开的出风口出风调节结构,它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壳体和安装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中部凸起,外壳体的内壁与内壳体的外壁在外壳体的出风口处形成对称布置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外壳体的进风口安装有进风风门总成,内壳体上盖内壳体上盖板,内壳体上盖板上通过转轴安装有拨动开关总成,内壳体内通过运动导槽安装有通过拨动开关总成控制的连杆总成,内壳体外通过卡槽安装有与连杆总成联动的改变出风左右方向的上层导风叶片组,内壳体底部安装有通过拨动开关总成控制的闭合内壳体底部与外壳体一侧壁之间空间的下层导风叶片,连杆总成通过第四连杆与进风风门总成联动。该出风口出风调节结构利用下层导风叶片实现上下出风调节,同时利用上层导风叶片组实现左右出风调节,实现了出风方向的无极调节,控制方便、操作简单,且隐藏了百叶状结构,使得造型更加美观、出风量更大。
然而上述出风口出风调节结构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由外壳体的内壁与内壳体的外壁于壳体的出风口处形成,但左右出风方向的调节又是仅依靠一个上层导风叶片组完成,那么上层导风叶片组必然只能设置于靠近内壳体的底部处即进风口内,这样才能使单一上层导风叶片组在摆动时能同时实现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内左右出风的调节,而用于上下出风调节的下层导风叶片也是安装于内壳体底部即进风口内,也就是说上侧导风叶片组与下层导风叶片组均是设置于进风口内,使得上层导风叶片组与下层导风叶片的位置相邻,且外壳体内部空间本就比较狭小,这样一来很容易使两者之间在动作时产生干涉,导致结构的可靠性及使用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隐藏式出风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及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隐藏式出风结构,包括设有进风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均与进风口相连通且相互独立的上出风道和下出风道,所述进风口内设有能控制上下出风的上下导风叶片,上出风道与下出风道内均设有能控制左右出风的左右导风叶片组。
上下导风叶片设置于进风口用于实现上下出风的控制,即选择上出风道出风、下出风道出风亦或是上出风道和下出风道同时出风。同时,上出风道与下出风道内均设置左右导风叶片组来实现左右出风方向的控制。
本隐藏式出风结构将用于控制左右出风的机构设置为两个左右导风叶片组,两左右导风叶片组分别位于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内,同时用于控制上下出风的上下导风叶片则位于进风口,相当于是将用于控制左右出风的机构与用于控制上下出风的机构固定于壳体内的不同位置,由此可以防止两者之间因设置得过于紧密而出现干涉,很好地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及使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0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