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5326.8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6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祥;张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朗晴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A61G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 救护车 | ||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包括驾驶室(1)和救护室(2),所述救护室(2)包括支撑架(13)和导引桥板组件(3),所述支撑架(13)固定在救护室(2)的内底部,所述导引桥板组件(3)位于支撑架(13)与救护室(2)内底部之间;所述导引桥板组件(3)包括第一桥板(10)、第二桥板(11)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桥板(10)倾斜连接在支撑架(13)的侧端,所述支撑板(12)固定在救护室(2)的内底部,所述第二桥板(11)位于支撑板(12)的上方并且可滑动位于第一桥板(10)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救护车的结构合理,操作灵活,能够快速稳定便捷地使得担架床上、下车,有效地地避免病人收到二次伤害,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护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
背景技术
救护车,是指救助病人的车辆。电动救护车是按进口电动车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设计,具有电刹及自动反复充电功能;具有操控灵活,无噪音,稳定的行驶性能,乘坐舒适兼顾人性化的设计,电动救护车节能环保、轻松舒适等优点,适合各大医院及体育赛事等抢救场所使用。
但是,现有的大多数电动救护车的担架床上下车不够稳定便捷,需要较多人力的投入,容易使得病人发生晃动受到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担架床上下车不够稳定便捷,需要较多人力的投入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该电动救护车操作灵活,能够快速稳定便捷地使得担架床上、下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包括驾驶室和救护室,所述救护室包括支撑架和导引桥板组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救护室的内底部,所述导引桥板组件位于支撑架与救护室内底部之间;所述导引桥板组件包括第一桥板、第二桥板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桥板倾斜连接在支撑架的侧端,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救护室的内底部,所述第二桥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并且可滑动位于第一桥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桥板与支撑架的倾斜角为12-20度。本方案通过一定合适的安装倾斜角的第一桥板可以使得担架床上下车的稳定性得到提高,避免病人由于坡度过大发生滑移伤害或者坡度过小影响救援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桥板的中部设有呈方形的第一限位凸槽,所述第二桥板设有与第一限位凸槽相卡紧配合的第二限位凸槽。本方案通过第一二限位凸槽可以保障担架床能够尽可能地往同一设定轨迹上下车,提高运行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桥板的左右两边设有第一限位护边,所述第二桥板的左右两边设有与第一限位护边相卡紧配合的第二限位护边。本方案通过第一二限位护边可以避免担架床往两边的滑移幅度过大而发生掉落,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第一桥板和第二桥板的表面均设有防滑凸块。本方案通过防滑凸块可以增加担架床的上下车的摩擦力,缓冲担架床的上下车的速度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二桥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把手。本方案通过把手能够快速灵活地将第二桥板拉取或推进去,提高担架床的上下车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靠近驾驶室的支撑板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救护室的内侧壁固定有限位挂钩,所述限位挂钩可与第二桥板卡紧连接。本方案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挂钩可以避免第二桥板在非工作状态下发生错位移动使得第二桥板发生损坏。
优选的,所述救护室还包括陪护座椅组,所述陪护座椅组包括至少一个左陪护座椅和右陪护座椅,所述左陪护座椅和右陪护座椅固定在支撑架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本方案通过陪护座椅组可以有效地对病人的监护救治,发生突发状况时避免错失最佳时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朗晴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朗晴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5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发热瓷砖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用轻量化的碳纤维板及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