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蜡模焊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4912.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8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争艳;戴立达;国阳;董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9/04;B22C9/28;B22C23/02;B29C65/52;B29C65/78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蜡模焊接系统,包括叶轮模输送机构、导壳模输送机构、回转工作台、蜡模夹具、导壳模夹持机构、移动装置、焊接液喷涂机构、定位顶紧机构和叶轮模上料机构。叶轮模上料机构能够实现叶轮模由叶轮模输送机构向蜡模夹具的柔性推入。蜡模夹具实现对叶轮模的准确、完全夹持。焊接液喷涂机构的雾化喷嘴形成的雾状焊接液有利于焊接液的均匀涂覆。定位顶紧机构实现叶轮模的定位顶紧。本系统能够实现多个工位的机械化、连续化焊接,消除人工操作的随机性,生产工艺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艺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人与刺激性胶水的接触。通过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对空间要求小,空间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业机器人领域,具体是一种蜡模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蜡模是用来形成铸件型腔的模具,要获得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高的铸件,蜡模本身就应该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在蜡模的加工中,两个或多个蜡模零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是焊接。蜡模焊接是指当所需要铸造的零件结构较为复杂时,在单一蜡模零件难以制造的情况下,采取两个或多个蜡模零件进行焊接组合的方式来形成铸造零件的外形结构。在蜡模的焊接中,是用类似于胶水的焊接液涂覆于蜡模表面,将多个蜡模零件焊接在一起。
由于蜡模的形状一般比较复杂,现有的蜡模焊接工艺为人工焊接,需要4-5个工位,每个工位需要1个工人负责,进行流水化作业,所需工人数量较多,且工艺较为复杂、工艺流程多,导致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难以保障。
随着加工自动化的发展,各种焊接自动化系统已经得到发展,但是在蜡模焊接领域,由于蜡模具有易碎、熔点低等特点而且一般蜡模的形状都较为复杂、生产批量较小,因而导致目前缺少完整的蜡模焊接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蜡模焊接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蜡模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叶轮模输送机构、导壳模输送机构、回转工作台、蜡模夹具、导壳模夹持机构、移动装置、焊接液喷涂机构、定位顶紧机构和叶轮模上料机构;
所述回转工作台的机架放置于地面上,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回转工作台的旋转面固定连接,带动回转工作台的旋转面转动;至少两个蜡模夹具均布于回转工作台的旋转面的上表面;每个蜡模夹具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定位顶紧机构,与蜡模夹具配合,用于将落入蜡模夹具中的叶轮模顶紧定位;
所述叶轮模输送机构设置于地面上,末端与蜡模夹具中的一个连接,用于叶轮模的输送;叶轮模上料机构设置于地面上,位于叶轮模输送机构和蜡模夹具之间,用于将叶轮模推送进入蜡模夹具中;
所述导壳模输送机构设置于地面上,用于导壳模的输送;壳模输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挡板,用于阻挡传送到导壳模输送机构末端的导壳模,便于导壳模夹持机构抓取;所述移动装置放置于地面上,位于导壳模输送机构后方;导壳模夹持机构安装于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带动导壳模夹持机构移动,使得导壳模夹持机构运动到导壳模输送机构处来抓取导壳模;使用时,焊接液喷涂机构位于导壳模夹持机构下方,内部装有焊接液,能够将雾化后的焊接液均匀喷涂于导壳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系统采用合理的机构组成和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多个工位的机械化、连续化焊接,消除人工操作的随机性,生产工艺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艺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人与刺激性胶水的接触。通过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对空间要求小,空间利用率高。
(2)叶轮模上料机构能够实现叶轮模由叶轮模输送机构向蜡模夹具的柔性推入,避免了人工接触,并能实现叶轮模的准确、完全推入。
(3)蜡模夹具的结构设计在实现对叶轮模的准确、完全夹持的同时,还实现了夹持中的叶轮模的叶片与导壳模的焊接,设计巧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4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相微萃取头高温老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地铁施工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