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横机正反螺旋凸纹罗拉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9790.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5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范;肖运全;龚向前;平学飞;李帅君;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90 | 分类号: | D04B15/9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张瑜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正反 螺旋 罗拉 装置 | ||
针织横机正反螺旋凸纹罗拉棍装置,包括第一罗拉棍和第二罗拉棍,所述第一罗拉棍与第二罗拉棍的表面由外往内相对旋转接触后牵拉编织物,所述第一罗拉棍表面均布有完整齿型,所述第二罗拉棍表面从中间往两端开设有正反螺旋状的凸纹,所述凸纹与完整齿型接触牵拉编织物。本实用新型将夹持在两罗拉棍之间的编织物保证有往下的牵拉力又有对夹持在中间的编织物有往左右牵拉的力,使得夹持在中间的编织物上下左右都处于张紧的状态,使织物线圈相对于针床保持垂直上下状态,有利保证了织物的编织成圈、翻针不易漏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横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织横机正反螺旋凸纹罗拉棍装置。
背景技术
罗拉是针织横机中用于牵拉编织物的装置,其作用是将针床编织出的织物牵引下拉。由于罗拉与针床具有一定的距离,而编织物在针床成圈时纱线和线圈都处于绷紧状态,织物的线圈在成圈后脱离针床的针钩,由于纱线具有弹性存在,所以成圈后织物就会从织片的两边往中间收缩。现有的罗拉,见图1,对成圈后的织物只能施加一个向下的牵引力,这种现象不利于织物的编织成圈、翻针,容易导致翻针漏针。由于现有的罗拉装置只能起到往下牵拉织物,而不能对织物起到既能往下牵拉又能对织物左右牵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对织物垂直上下牵拉又能同时对织物左右牵拉的针织横机正反螺旋凸纹罗拉棍装置,使织物线圈相对于针床保持垂直上下状态,有利保证了织物的编织成圈、翻针不易漏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针织横机正反螺旋凸纹罗拉棍装置,包括第一罗拉棍和第二罗拉棍,所述第一罗拉棍与第二罗拉棍的表面由外往内相对旋转接触后牵拉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棍表面均布有完整齿型,所述第二罗拉棍表面从中间往两端开设有正反螺旋状的凸纹,所述凸纹与完整齿型接触牵拉编织物。本实用新型将夹持在两罗拉棍之间的编织物保证有往下的牵拉力又有对夹持在中间的编织物有往左右牵拉的力,使得夹持在中间的编织物上下左右都处于张紧的状态,使织物线圈相对于针床保持垂直上下状态,有利保证了织物的编织成圈、翻针不易漏针。
进一步,所述第二罗拉棍中部的凸纹长度大于两侧螺旋状凸纹的长度,保证有往下的牵拉力。
进一步,所述凸纹上设有与完整齿型啮合的齿纹。
或者,所述凸纹为光滑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罗拉棍在凸纹之间为光滑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夹持在两罗拉棍之间的编织物保证有往下的牵拉力又有对夹持在中间的编织物有往左右牵拉的力,使得夹持在中间的编织物上下左右都处于张紧的状态,使织物线圈相对于针床保持垂直上下状态,有利保证了织物的编织成圈、翻针不易漏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罗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牵拉编织物的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牵拉编织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牵拉编织物的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牵拉编织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9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