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2205.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3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陈积义;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玲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地址: | 561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医学 感染 隔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箱体、储物抽屉和密封板,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顺时针切割棒,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逆时针切割棒,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搭条。该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顺时针切割棒和逆时针切割棒的设置,使用时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外接电源,继而使顺时针切割棒顺时针转动,逆时针切割棒逆时针转动,从而方便了将医护人员丢入箱体内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具搅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医用垃圾,这些医用垃圾大多为一次性医疗用具,现在医疗规定中,必须对这些医疗垃圾统一回收然后转移到指定处统一消毒处理,这就需要用到隔离装置进行隔离开,防止出现感染的情况出现。
而通常隔离装置内的容易沾满垃圾带来的细菌,没有及时的进行杀除,还是容易使运输隔离装置的工作人员出现感染的几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箱体、储物抽屉和密封板,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顺时针切割棒,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逆时针切割棒,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搭条,所述搭条的表面通过第一铰链活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滑轨活动连接有储物抽屉。
可选的,所述储物抽屉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储物抽屉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设置有固体消毒块。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的一侧通过第二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力绳。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部均设置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的表面设置有防水涂料。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呈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箱体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三角防撞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顺时针切割棒和逆时针切割棒的设置,使用时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外接电源,继而使顺时针切割棒顺时针转动,逆时针切割棒逆时针转动,从而方便了将医护人员丢入箱体内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具搅碎,通过储物抽屉的设置,当搅碎完成后,垃圾会落到储物抽屉内,方便了医护人员集中处理,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和固定盒的设置,起到了双重消毒的效果,通过密封板的设置,防止了箱体内的病菌传染,通过万向轮的设置,方便了医护人员移动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物抽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玲,未经刘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2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旅用便携蚊帐
- 下一篇:一种与管道方便稳定连接的通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