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聚焦镜以及激光振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9003.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0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桥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064;B23K26/14;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功能 聚焦 以及 激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聚焦镜以及激光振镜,聚焦镜安装在振镜本体的激光出光口处,包括镜托、透镜和旋流透镜盖,镜托内安装有气流调节件,旋流透镜盖安装在镜托上并将透镜固定在气流调节件上;气流调节件与镜托之间形成气流流道一,气流调节件具有与透镜内表面连通的调节气流通道和调节气流通孔,镜托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调节气流入口和调节气流出口,调节气流通道通过调节气流通孔与气流流道一连通,气流流道一通过调节气流入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旋流透镜盖上开设有与透镜外表面连通的气流流道二,气流流道一与气流流道二通过调节气流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减轻或避免危害物对于透镜的袭扰,保证激光打码灼刻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灼刻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聚焦镜以及激光振镜。
背景技术
激光打码质量控制系统在各行业广泛应用,激光灼刻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各技术领域的标识灼刻技术,它是利用激光灼刻标识识别信息,以清晰有效不可擦除的标识信息为载体,为标识产品的信息链实现以激光灼刻标识为目的的有效标识。
由于各种恶劣工作环境,客观影响了激光打码灼刻设备的稳定可靠先进性。经分析,大部分为恶劣工作环境造成:(1)工作环境存在尘埃、碳化物、硫化物、水蒸气等;(2)冬季环境温度过低,相对湿度过高而容易产生凝露;(3)工作环境严重影响振镜子以及光学系统技术参数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振镜中的透镜容易受到恶劣工作环境等影响,而影响激光打码灼刻设备的稳定可靠以及先进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聚焦镜,安装在振镜本体的激光出光口处;包括镜托、透镜和旋流透镜盖,所述镜托内安装有气流调节件,所述旋流透镜盖安装在所述镜托上并将所述透镜固定在所述气流调节件上;所述气流调节件与镜托之间形成有气流流道一,所述气流调节件具有与透镜内表面连通的调节气流通道和调节气流通孔,所述镜托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调节气流入口和调节气流出口,所述调节气流通道通过所述调节气流通孔与所述气流流道一连通,所述气流流道一通过所述调节气流入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旋流透镜盖上开设有与透镜外表面连通的气流流道二,所述气流流道一与气流流道二通过所述调节气流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振镜,能够在透镜内外两侧产生保护透镜界面的介质旋流,可减轻或避免危害物尘埃、碳化物、硫化物、水蒸气对于透镜的袭扰,保证激光打码灼刻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镜托外侧设有环形台阶,所述镜托通过所述环形台阶压接在所述激光出光口处,所述镜托一部分位于所述振镜本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振镜本体外部;所述气流调节件安装在所述镜托位于振镜本体内部的部分上,所述旋流透镜盖安装在镜托位于振镜本体外部的部分上。
进一步,所述镜托上形成有所述气流流道一,所述调节气流入口位于所述镜托外周侧壁上,所述调节气流出口位于所述镜托连接旋流透镜盖的一端端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镜托上形成气流流道一,方便成型,而且调节气流入口和调节气流出口的设置,方便在镜托不同位置流入或流出气流,方便形成旋流。
进一步,所述调节气流通孔为多个且以所述调节气流通道轴向为中心线呈环形排布在所述气流调节件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调节气流通孔,可以使气流流通更加均匀稳定。
进一步,所述气流流道一以所述镜托轴向为中心线呈环形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环形结构的气流流道一,方便与调节气流通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桥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桥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9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