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低频金属谐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34863.1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8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维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7/06 | 分类号: | H01P7/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4 | 代理人: | 梁美珠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低频 金属 谐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低频金属谐振器,包括壳体和端盖,端盖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壳体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两侧的底端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固定块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方槽,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转筒、螺纹杆和方杆组成。该种简易低频金属谐振器,通过伸缩杆、弹簧和环形板的配合使用,使橡胶圈在环境温度下降发生冷缩时,环形板可以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挤压橡胶圈,使其受到挤压进而膨胀,使其内壁和外壁依旧与环形槽的内壁和外壁贴合,使其顶部和底部依旧与端盖和环形板贴合,使密封性不会下降,提升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振器,具体为一种简易低频金属谐振器。
背景技术
谐振器就是指产生谐振频率的电子元件,常用的分为石英晶体谐振器和陶瓷谐振器,产生频率的作用,具有稳定,抗干扰性能良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频率精度要高于陶瓷谐振器,但成本也比陶瓷谐振器高,谐振器主要起频率控制的作用,所有电子产品涉及频率的发射和接收都需要谐振器,谐振器的类型按照外形可以分为直插和贴片式两种。
目前,大多数的谐振器其壳体与端盖之间都会设置密封圈,由于密封圈大多都为橡胶制成,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密封圈容易发生冷缩,进而使密封性下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简易低频金属谐振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低频金属谐振器,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两侧的底端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固定块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转筒、螺纹杆和方杆组成,所述壳体内腔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部设置有金属谐振柱,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由四个伸缩杆、一个环形板、四个弹簧和一个橡胶圈组成,所述橡胶圈设置在环形板的顶部,所述环形板设置在四个伸缩杆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方形,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的内部穿插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分别与端盖的正面和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方槽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筒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筒的内部与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杆的外部与方槽的内部穿插连接,所述方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内部且与其中一个卡槽的内部穿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分别与环形板底端的四角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分别与环形槽内部底端的四角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四个伸缩杆的外部,四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均与环形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弹簧的底端均与环形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圈的顶部与端盖的底部贴合,所述橡胶圈的底部与环形板的顶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简易低频金属谐振器,通过伸缩杆、弹簧和环形板的配合使用,使橡胶圈在环境温度下降发生冷缩时,环形板可以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挤压橡胶圈,使其受到挤压进而膨胀,使其内壁和外壁依旧与环形槽的内壁和外壁贴合,使其顶部和底部依旧与端盖和环形板贴合,使密封性不会下降,提升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维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维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4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