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像传感器芯片、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5361.4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鹏;吴华丽;林明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晶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04 | 分类号: | H04N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传感器 芯片 摄像 模组 终端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图像传感器芯片、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包括透光阵列层、滤光阵列层、感光阵列层和金属线路层,其中,所述感光阵列层设于所述金属线路层,所述滤光阵列层设置在所述感光阵列层远离所述金属线路层的一侧,所述透光阵列层设置在所述滤光阵列层远离所述感光阵列层的一侧,其中,所述滤光阵列层包括滤光单元阵列,每个滤光单元包括1青2黄1紫或1红2白1蓝或1红1绿1白1蓝或1青1黄1绿1紫或1红1绿1黄1蓝等五种滤光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该图像传感器芯片可以增加采光率,提高成像分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图像传感器芯片,一种摄像模组以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图像传感器芯片,如CMOS类型或CCD类型,通常采用拜耳阵列(RGGB)滤光结构,此滤光结构的原理为模拟人眼对色彩的敏感程度,采用1红2绿1蓝的排列方式将灰度信息转换成彩色信息。其中,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彩色相片,通常以增加像素数量的方法实现。
但是,拜耳阵列(RGGB)是一种采光效率较低的滤光结构,在拍摄具有重复细节的对象如纺织品的画面时,容易产生彩色干扰信息。另外,由于受限于设备尺寸,所以图像传感器芯片尺寸有限。而为了追求更高分辨率的相片,必须增加像素数量,会令像素之间的距离减小,进而提高相邻像素间的电磁干扰。同时,像素过小将导致采光结构如微透镜的采光率减小,而较低的采光率将会降低信噪比。
在光线较差环境中,为了提高相片的成像质量,提出一种RYYB(红Red、黄Yellow、蓝Blue)的滤光结构,此滤光结构采用1红(R)2黄(Y)1蓝(B)的排列方式将灰度信息转换成彩色信息,与拜耳阵列的滤光结构相比,RYYB的滤光结构中黄色为蓝色和红色的复合,可以增大光通量,使得采光率提升近40%。虽然可以通过RYYB滤光结构提升采光率,但是,由于RYYB的滤光结构中绿颜色的缺失,容易导致色彩失真。而且在高光环境下,RYYB滤光结构的成像质量也比拜耳阵列的滤光结构的分辨力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图像传感器芯片,该图像传感器芯片可以增加采光率,提高成像分辨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摄像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包括透光阵列层、滤光阵列层、感光阵列层和金属线路层,其中,所述感光阵列层设于所述金属线路层,所述滤光阵列层设置在所述感光阵列层远离所述金属线路层的一侧,所述透光阵列层设置在所述滤光阵列层远离所述感光阵列层的一侧,其中,所述滤光阵列层包括滤光单元阵列,每个滤光单元包括以下五种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第一种滤光单元包括:一个青色滤光子单元、两个黄色滤光子单元和一个紫红色滤光子单元;第二种滤光单元包括:一个红色滤光子单元、两个白色滤光子单元和一个蓝色滤光子单元;第三种滤光单元包括:一个红色滤光子单元、一个绿色滤光子单元、一个白色滤光单元和一个蓝色滤光子单元;第四种滤光单元包括:一个青色滤光子单元、一个黄色滤光子单元、一个绿色滤光子单元和一个紫红色滤光子单元;第五种滤光单元包括:一个红色滤光子单元、一个绿色滤光子单元、一个黄色滤光子单元和一个蓝色滤光子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像传感器芯片,通过改变滤光阵列层的滤光结构,即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1青2黄1紫滤光单元或1红2白1蓝滤光单元或1红1绿1白1蓝滤光单元或1青1黄1绿1紫滤光单元或1红1绿1黄1蓝滤光单元,相较于传统的滤光结构,可以允许图像传感器芯片接收更多的光线,从而增加采光率,且避免出现色彩失真的问题,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图像传感器芯片通过将感光阵列层设于金属线路层,相较于金属线路层设于感光阵列层,可以避免金属线路层遮挡感光阵列层接收光线的问题,提高采光率,且使光线利用率增加30%,进而提高成像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晶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晶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53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快和结构牢固的LED灯泡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用的交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