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机舱变频进排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9731.3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康;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J2/06 | 分类号: | B63J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机舱 变频 进排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机舱变频进排风系统,包括:变频控制系统、进风系统、排风系统和传感系统,所述进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和所述传感系统均与所述变频控制系统连接。由变频送风机为机舱提供新风,由变频抽风机将机舱内的热风排出,使得机舱的进排风在甲板面上的开口尺寸大大缩小,以节省主甲板或者上层建筑的空间,同时将机舱内的发电机组运行及起动信号、风闸的状态信号、温度信号及压差信号接入风机控制系统,对送风机和抽风机进行实时的变频控制,使机舱在各种工况下保持合适的温度和压力,并且在机舱通风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机舱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并确保机舱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机舱变频进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进风自然排风作为最常见的机舱通风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
船舶和平台,其利用送风机对机舱进行机械送风,排风则利用送风机在机舱内形成的微正压,使热风自然通过烟囱和机舱之间的甲板开口后从烟囱顶部围壁的排风口排出。该种机舱通风形式下,风机的运行状态保持稳定,不受机舱内空气温度变化的影响。为保证热风能够较为顺畅的自然排出,烟囱和机舱之间的甲板开口尺寸需满足一定要求。
当烟囱和机舱之间的甲板开口尺寸无法满足要求时,则可采用机械进排风系统,其主要适用于进排风通风口要求比较小的船舶和平台。此时,机舱作为一个密闭空间,由送风机为其提供新风,由抽风机将其内部热风排出。该种通风形式下烟囱和机舱之间的甲板无需设置大开口,可节省主甲板或者上层建筑的空间。但是,当风机以最大负荷运行时,机舱内包括柴油机在内的设备运行情况变化可能造成机舱内气压的不稳定;另外,如风机出现故障,特别是送风机故障,可能导致机舱内压力急剧下降,将影响船员的舒适性乃至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机舱变频进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频控制系统;
送风机室,所述送风机室内设有若干变频送风机和若干进风风闸,每一所述变频送风机均与一所述进风风闸相匹配连接,每一所述变频送风机均与所述变频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抽风机室,所述送风机室内设有若干变频抽风机和若干排风风闸,每一所述变频抽风机均与一所述排风风闸相匹配连接,每一所述变频抽风机均与所述变频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设于机舱内,所述压差传感器与所述变频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于机舱内,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变频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变频控制系统包括变频风机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变频风机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主配电板,所述压差传感器和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变频风机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变频控制系统还包括:风闸控制箱,所述风闸控制箱与所述变频风机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变频控制系统还包括:监测报警控制系统,所述监测报警控制系统与所述变频风机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压差传感器均通过4-20mA信号与所述变频风机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通过PT100信号与所述变频风机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船舶机舱变频进排风系统,通过在分别设置送风机室和抽风机室,使得机舱的进排风在甲板上表面的开口尺寸大大缩小,以节省主甲板或者上层建筑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9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