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7360.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1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旭伟;李宁;胡晓娟;毕鲁平;贾霄;罗哈巴赫·罗宾;兰晹;曹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9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上海市闵行区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座椅 靠背 机构 包括 汽车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所述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包括固定板、解锁片、锁钩和弹力部件,所述锁钩和所述解锁片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弹力部件的第一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锁钩上,所述弹力部件的第二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解锁片上;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止容差状态时,所述锁钩的外轮廓面与所述解锁片的外轮廓面相互接触自锁,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解锁片逆时针转动,通过所述弹力部件带动所述锁钩逆时针转动解锁。本实用新型利用新的结构原理,简化锁体结构,实现锁钩凸轮的主动容差,降低解锁力及锁入力。其使得锁入力及解锁力不再受限于容差机构,有效降低锁入力及解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配有座椅靠背锁的汽车座椅,一般情况下,解锁之后,靠背是可以直接放倒的。
然而,目前市场的汽车座椅靠背锁,锁结构一般都是用两个凸轮的结构,且凸轮自锁。
容差机构均为锁钩凸轮的被动容差形式,一部分用橡胶块去吸收容差,一部分用特定的容差机构,这就使得锁入力及解锁力始终受限于容差机构。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改进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靠背锁均为被动容差形式,锁入力和解锁力受限于容差机构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用于座椅靠背的锁止机构包括固定板、解锁片、锁钩和弹力部件,所述锁钩和所述解锁片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弹力部件的第一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锁钩上,所述弹力部件的第二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解锁片上;
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止容差状态时,所述锁钩的外轮廓面与所述解锁片的外轮廓面相互接触自锁,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解锁片逆时针转动,通过所述弹力部件带动所述锁钩逆时针转动解锁。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解锁片上设置有解锁片滑槽,所述锁钩上设置有锁钩滑槽,所述弹力部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解锁片滑槽内,第二端连接在所述锁钩滑槽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力部件为扭簧。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解锁片通过第一固定套筒铆接在所述固定板上,使得所述解锁片绕所述第一固定套筒旋转;
所述锁钩通过第二固定套筒铆接在所述固定板上,使得所述锁钩绕所述第二固定套筒旋转。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钩上设置有一锁止槽,所述锁止槽的一侧形成锁钩部,另一侧沿所述锁钩的主体向外延伸形成锁止部。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解锁片的外端部设置有锁止凹口,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止凹口相匹配,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止容差状态时,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止凹口相抵紧。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止槽的宽度大于车体的锁栓宽度。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止槽包括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止过程时,所述第二内壁面始终与所述锁栓接触;
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内壁面始终与所述锁栓接触锁止,所述锁栓与所述第二内壁面之间存在间隙。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内壁面为所述锁钩部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内壁面为所述锁止部的内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7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电压内阻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芯片加工用喷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