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盒分类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3764.7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蒋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举东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91;B65G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类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类回收技术领域,通过对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得到特征以区别常用快餐盒的型号,再进行震动清洁后,通过吸盘智能分类到各个回收仓重新叠起来。通过无线把系统状态、各回收仓餐盒数量上传至云服务器,从而在满仓前进行处理。该系统能实现餐盒和厨余分离,对两方面分别处理能极大的减少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分类回收技术领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识别常用快餐,简单清洁后分类回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行业越来越火,但绝大多数的外卖盒为一次性餐盒,餐盒材料主要由聚丙烯制成,不可以降解,这里面有食物残渣,导致用过的餐盒即不是厨余垃圾可分解,也不是塑料垃圾可回收,只能焚烧或填埋,造成极大的浪费和对环境污染。
当前餐盒识别技术主要靠电子标签去识别餐盒,但电子标签成本比餐盒还高,很大的增加餐盒成本,不被餐饮商接受,市场占有率很低,不能解决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识别市面上现有的快餐盒,旨在解决快餐盒有食物残留只能填埋问题。
为实现上述问题,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盒分类回收系统,包括设备主体、图像识别单元、运动平台、吸取单元、厨余分离、多餐盒回收仓组成,设备主体由餐盒投放口(1)、餐盖投放口(2)、显示屏(3)、喇叭(4)、门把手(5)、无线天线(15);图像识别单元,图像处理单元由主控制板和图像采集单元(11)和餐盒感应传感器(17)组成;运动平台由步进电机(10)、横向导轨(16)、吸取单元组成;吸取单元由真空泵及气阀(31)、纵向电机(32)、真空吸盘(33)组成;厨余分离由带振动电机的平台(12)、餐盒(18)、厨余回收仓(13)组成;多餐盒回收仓由餐盖回收仓(14)、进风口(19)、电子锁(20)、出风口(21)、上限位传感器(41)、回收仓升降平台(42)、回收仓升降电机(43)、回收仓上下导轨(44)、叠好的餐盒(45)、未叠好餐盒(46)组成。
多餐盒回收仓中的每个回收仓都有升降系统,当上限位传感器(41)感应到新添加的餐盒时,通过升降电机(43)控制升降平台(42)沿着上下导轨(44)的往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设备面板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餐盒投放口,2-餐盖投放口,3-显示屏,4-喇叭,5-门把手。
图2是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0-步进电机,11-主控制板和图像采集单元,12-带振动电机的平台,13-厨余回收仓,14-餐盖回收仓,15-无线天线,16-横向导轨,17-餐盒感应传感器,18-餐盒,19-进风口,20-电子锁,21-出风口,31-真空泵及气阀,32-纵向电机,33-真空吸盘,41-上限位传感器,42-回收仓升降平台,43-回收仓升降电机,44-回收仓上下导轨,41-叠好的餐盒,46-未叠好餐盒。
图3是控制主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把餐盒从投放口1按倒扣摆放,传感器17感应到餐盒后,图像采集单元11开始补光拍照,采集图像数据,通过特征点计算,得到餐盒的颜色、形状、从图像中餐盒四边而获得具
体尺寸和位置等数据;与收录的市场主流餐盒特征点匹配,得出对应餐盒款式,同时识别餐盒是否倒扣摆放,位置偏差等摆放姿态,以确定吸盘吸附在餐盒的具体位置,通过控制步进电机10移动在水平导轨上的吸取装置到计算出的吸附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举东,未经蒋举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3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卵过程中操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固定在管道接缝处的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