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色金属废催剂回收加工用的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1637.3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7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46/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废催剂 回收 工用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色金属废催剂回收加工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聚气罩、排液管和进液管,聚气罩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排液管和所述进液管均插接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壁,所述排液管和所述进液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左侧壁通过导管安装有气液分离器。该基于色金属废催剂回收加工用的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在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三个储液槽,三个储存槽中储存有三种不同的试剂,并且每个储液槽中均安装有出气板和喷淋装置,出气板对气流进行分散以防止气体变成气泡,从而出气板和喷淋装置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对气体全部净化,消除气体中的有害物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色金属废催剂回收加工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废气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热力燃烧法等。选用净化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县选用费用低、耗能少、无二次污染的方法,尽量做到化害为利,充分回收利用成分和余热。多数情况下,石油化工业因排气浓度高,采用冷凝、吸收、直接燃烧等方法;涂料施工、印刷等行业因排气浓度低,采用吸附、催化燃烧等方法.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在使用的时候气体与溶剂混合后会产生气泡并溢出,从而难以对气体进行全部的净化,并且在排气出口终端缺少对排出气体净化的装置,从而使得气体带有少量的酸性、碱性蒸汽排出至大气中,而对空气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色金属废催剂回收加工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色金属废催剂回收加工用的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废气处理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气体与溶剂混合后会产生气泡并溢出,从而难以对气体进行全部的净化,并且在排气出口终端缺少对排出气体净化的装置,从而使得气体带有少量的酸性、碱性蒸汽排出至大气中,而对空气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色金属废催剂回收加工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聚气罩、排液管和进液管,聚气罩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排液管和所述进液管均插接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壁,所述排液管和所述进液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左侧壁通过导管安装有气液分离器,所述箱体的内腔安装有第一储液槽、第二储液槽、第三储液槽和两个隔板,所述第一储液槽、所述第二储液槽和所述第三储液槽依次从下往上排列,并且每个储液槽中均安装有出气板和喷淋装置,所述出气板的顶部开有安装孔和出气孔,所述第二储液槽和所述第三储液槽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储液槽通过导气管与所述第二储液槽连通,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二储液槽中的所述出气板连接,所述第二储液槽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三储液槽连通,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三储液槽中的所述出气板连接,所述箱体内腔顶部插接有除雾器,所述除雾器的内部镶嵌有碳纤维折叠膜微孔滤片。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中镶嵌有滤网片。
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固定板、循环泵和喷嘴,所述喷嘴插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循环泵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固定板连通。
优选的,所述循环泵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循环泵通过螺栓固定于储液槽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和所述进液管分别开有三个支管,并且分别对应于三个储液槽中。
优选的,所述聚气罩的顶部为三角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色金属废催剂回收加工用的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在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三个储液槽,三个储存槽中储存有三种不同的试剂,并且每个储液槽中均安装有出气板和喷淋装置,出气板对气流进行分散以防止气体变成气泡,从而出气板和喷淋装置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对气体全部净化,消除气体中的有害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1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