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装夹夹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45389.7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君;朱建海;邵雅男;张驰;李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龙莉苹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涡轮 叶片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装夹夹具,涡轮叶片包括侧沿板和与侧沿板内侧面连接的叶身,装夹夹具包括定位模、调节块和操作件,定位模包括形成于上表面并与侧沿板外侧面的特征点对应以承载侧沿板外侧面的下定位面和与侧沿板的侧面对应并抵接侧沿板侧面的至少一个侧向定位面,调节块相对于侧向定位面安装于下定位面的另一侧,操作件带动调节块相对于侧向定位面移动以夹紧、释放侧沿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夹夹具的下定位面为与叶片的侧沿板外侧面匹配的定位面(仿形面),且侧面至少从两相对方向定位涡轮叶片,定位稳定,且易于安装,可用于异形叶片的定位安装,尤其是外侧面为异形面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夹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装夹夹具。
背景技术
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导叶、动叶等异形零件,在激光加工时都需要对异形曲面的零件进行装夹定位。目前多数的装夹方式是采用零件卧着用压块压住,某些小平面定位加工。这种方式装夹的零件需操作者有一定的经验摆好产品的位置,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夹持位置一致性低,叶片激光打孔的位置会因夹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无人智能化生产的要求,需夹具能实现精准夹持产品,而且能自动夹紧及松开,方便机器人取放产品。
参考中国专利CN201711298958.3,公开了一种固定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夹具,通过转动连接的铰接的第一定位块、第三定位块以及连接于第三定位块一侧的第二定位块来固定涡轮叶片的叶片楔头,一拧紧螺钉穿过第一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以调节第一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之间的相对距离来压紧叶片楔头,然而,这种夹具只能用于固定对称设置,且叶片楔头呈条状的叶片,局限性大。再者,由于叶片楔头的底部没有得到有效定位,仅靠三侧的定位块从很小的面积来相对定位,叶片很容易偏移或者错位,使得加工时,打孔的位置会因夹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夹具中,叶片在被第一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定位前必须经验丰富的操作者固定住叶片,组装不便,不易定位。
故,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涡轮叶片的定位夹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装夹夹具,其上表面具有与叶片的侧沿板外侧面匹配的定位面,且侧面至少从两相对方向定位涡轮叶片,可用于异性叶片的定位,定位稳定,且易于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装夹夹具,所述涡轮叶片包括侧沿板和与侧沿板内侧面连接的叶身,所述装夹夹具包括定位模、调节块和操作件,所述定位模包括形成定位模上表面并与所述侧沿板外侧面的特征点对应以承载所述侧沿板外侧面的下定位面和与所述侧沿板的侧面对应并抵接所述侧沿板侧面的至少一个侧向定位面,所述调节块相对于所述侧向定位面安装于所述下定位面的另一侧,所述操作件带动所述调节块相对于所述侧向定位面移动以夹紧、释放所述侧沿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下定位面、侧向定位面和与侧向定位面相对的调节块从至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中至少三个方向定位涡轮叶片,而且下定位面的形状为与侧沿板外侧面特征点对应的仿形面,定位时可先将叶片的侧沿板外侧面朝下放置于下定位面上,然后操作操作件带动调节块从水平方向的向相对侧夹紧侧沿板,下定位面不但对侧沿板提供稳定的支撑,确定了侧沿板的竖直位置,还对侧沿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进行了初步的导向定位,而侧向定位面则对侧沿板在水平上的位置进行了进一步的导向定位,而下定位面和两相对侧的夹紧配合也有效防止叶片在加工过程中便宜倾斜,不但定位准确、稳定,使得涡轮叶片的坐标原点与装夹夹具的定位原点重合,确保涡轮叶片每次装夹时,坐标位置一致,而且可用于异性叶片的定位,尤其是外侧面为异形面的叶片。再一方面,本发明使用一操作件带动调节块相对侧向定位面移动以固定叶片,操作简单,易于安装。
较佳地,所述侧向定位面与所述侧沿板的定位面对应。由于侧沿板的定位面为叶片组装时的定位基准面,使用侧沿板的定位面进行定位也确保了叶片组装后,加工位置的一致性,定位准确性高,定位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5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