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性蜜胺树脂泡绵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45114.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樊雪子;李洋洋;唐钊雨;刘振涛;王帅;刘军飞;左耀卫;付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40 | 分类号: | C08J9/40;C08J9/42;C08J9/36;C08L61/28;C02F1/28;C02F1/40 |
代理公司: | 郑州久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4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性蜜胺 树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性蜜胺树脂泡绵,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是由下述制备方法制成:取蜜胺树脂泡绵,用去离子水洗涤,而后低温过夜干燥备用;制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制备5‑氨基水杨酸溶液;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纳米二氧化钛混悬液;取蜜胺树脂泡绵浸入透明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中,而后将完成前处理的蜜胺树脂泡绵依次交替浸泡于5‑氨基水杨酸溶液和悬浊液中,拧干除去多余的水分;低温过夜干燥备用,浸入硬脂酸乙醇溶液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置于低温烘箱中干燥过夜,即得。本发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对环境无污染,易于实现基质表面结构的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疏水性蜜胺树脂泡绵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含油废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油类物质的废水,含油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包括天然石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其分馏物,以及食用动植物油和脂肪类。从对水体的污染来说,主要是石油和焦油。含油废水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排出大量含油废水外,还有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中的乳化液等,其中石油工业及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含油废水为其主要来源。
含油废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土壤、植物和水体的严重影响:
(1)含油废水能浸入土壤孔隙间形成油膜,产生堵塞作用,致使空气、水分不能渗入土中,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使农作物枯死;
(2)含油废水排入水体后将在水面上产生油膜,阻碍空气中的氧分向水体迁移,会使水生生物因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而死亡;
(3)含油废水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对管道、附属设备及城市污水处理厂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采用生物处理法时一般规定石油和焦油的含量不超过50mg/L。
目前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盐析法、絮凝剂除油的方法、电絮凝除油法、粗粒化除油法、吸附法、浮选法和膜分离法,其中,由于吸附法制备简单、机械性好和可重复使用性,其用途最为广泛。在吸附法中,常采用泡绵作为基体材料,由于蜜胺树脂泡绵具有孔隙率高、机械性能好、来源广泛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其应用最为广泛。蜜胺树脂泡绵由于即具有亲水性又具有亲油性,不能选择性地从水吸附油脂。因此,必须对蜜胺树脂泡绵进行疏水改性才能用于含油污水中的吸附处理。常见的疏水改性方法是在基底是进行原位生长改性物,改变基底的粗糙度和表面能,如金属氧化物和纳米晶体在溶液中原位生长在海绵骨架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将改性物沉积生长在海绵表面,但这种方法存在改性过程耗时耗能,改性复杂且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疏水性蜜胺树脂泡绵及其应用,解决现有蜜胺树脂泡绵改性复杂且成本高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疏水性蜜胺树脂泡绵,是由下述制备方法制成:
(1)取蜜胺树脂泡绵,用去离子水洗涤,而后低温过夜干燥备用;
(2)取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室温搅拌20-28h,得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1.5%的透明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
(3)取5-氨基水杨酸,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室温搅拌20-28h,得3-7mg/ml的透明的5-氨基水杨酸溶液;
(4)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纳米二氧化钛,同时加入去离子水中,用1mol/L的HCl将溶液pH值调至7,将调制好的混合液超声4h,而后室温搅拌24h,即可得到稳定的悬浊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5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