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机间测距的相对定位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5643.5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0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于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中飞海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于菲 |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测距 相对 定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机间测距的相对定位系统,包括:环境捕捉装置,其用于获取当前无人机前、后、左、右和下方的场景感知信息和场景深度信息;控制装置,其用于将不同方位的场景感知信息和场景深度信息进行飞行时间校准后,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其用于根据经过飞行时间校准后的各方位场景信息,构建表征当前无人机全方位环境状态的三维结构模型,基于此,计算当前无人机与各角度上的相邻无人机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形成了一种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算法简单、功耗低、易于装载、且可靠性高的相对定位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定位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机间测距的相对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机间测距是无人机编队技术的核心,无人机编队是指为了适应复杂的任务需求与任务的多变性,将多架无人机按照某种队形进行排列和任务分配,使其能按照预置位置稳定飞行的一种控制系统。这个概念描述的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编队的动作。它不仅包含了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队形形成过程,队形形成之后的保持和变化等飞行内容,也包括在此飞行过程中整体任务的规划、任务的分配与执行等内容。其中,常用的编队队形有:横队、纵队、梯队和楔队等,可以通过改变飞机之间的间隔或者改变飞机在编队中的位置来控制改变队形。
无人机集群在编队飞行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机间测距技术对个体进行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一般采用无线电定位(GPS、北斗等)或者光电定位(激光雷达)的方法部署上述工作。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为了适应高密度无人机集群快速、智能、自主定位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小型无人机无法安装大型扫描式激光雷达的情况下,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在小范围内实现面阵距离成像的快速、高精度光电探测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机间测距的相对定位系统,所述相对定位系统设置于编队内无人机的底部,所述相对定位系统包括:环境捕捉装置,其用于获取当前无人机不同方位下的场景感知信息和场景深度信息;控制装置,其用于将不同方位的场景信息进行飞行时间校准后,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其用于根据经过飞行时间校准后的各方位场景信息,构建表征当前无人机全方位环境状态的三维结构模型,基于此,计算当前无人机与各角度上的相邻无人机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相对定位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境捕捉装置不同方向的照明单元,其用于检测当前环境捕捉装置在相应方向上的光照强度信号,以及在照明强度控制指令的作用下调节自身光照强度;所述控制装置,其还用于获取不同方向的所述光照强度信号,基于此,对各个方向的光照强度与当前镜头的匹配适应性进行分析,生成照明强度控制指令,以对各照明单元的照明强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相对定位系统还包括:系统安装壳,所述系统安装壳具备:构造为长方体结构的本体;第一部,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任意一个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部外凸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部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照明单元具备:光杯,其用于对所述照明单元内的光源进行反射处理,将不同方向的光信号聚焦到指定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信息融合模块,其用于基于不同方位的场景感知信息,结合不同方位的场景深度信息,利用激光点云解算技术,对各方位的场景感知结果进行实时点云成像,所述场景感知信息包括点云数据;模型构建模块,其用于对点云成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得到所述三维结构模型;距离计算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三维结构模型,计算各个方位上的相邻无人机的距离,并完成各相邻无人机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环境捕捉装置的镜头采用8片透镜结构。
优选地,所述环境捕捉装置包括:CMOS传感器,其用于采集不同方位处的所述场景深度信息;校正器,其设置于所述CMOS传感器处,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预设的扫描角度范围内进行扫描测距,得到针对当前扫描视野范围内所有扫描点所构成的所述场景感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中飞海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中飞海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5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润湿剂
- 下一篇:一种轮边减速器分体式转向节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