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5331.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澳洁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B01F27/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陈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臭氧 氧化 深度 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的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通过隔板分为沉降室和臭氧处理室,隔板开设有将沉降室与臭氧处理室连通的连通口,沉降室连通有用于排入废水的进水管、排走废渣的排渣管以及用于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的尾气管,臭氧处理室内设有催化填料层,臭氧处理室连通有用于通入臭氧的进气管、用于排出废水的出水管以及延伸至沉降室内的废水的液面以下的臭氧回收管。本申请具有减少对臭氧的浪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一直是工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难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废水处理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废水处理不仅关系到对环境的影响,还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需要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废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进一步水处理,常见的废水深度处理方式有活性炭处理、膜分离处理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其中臭氧催化氧化常能够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且不产生污泥和二次污染,因此臭氧催化氧化的方式的应用广泛。
然而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后,会有大量的臭氧排出,并最终被尾气处理装置处理,由于这些臭氧是直接被排入尾气处理装置,导致臭氧的利用率低,造成臭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对臭氧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通过隔板分为沉降室和臭氧处理室,所述隔板开设有将所述沉降室与所述臭氧处理室连通的连通口,所述沉降室连通有用于排入废水的进水管、排走废渣的排渣管以及用于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的尾气管,所述臭氧处理室内设有催化填料层,所述臭氧处理室连通有用于通入臭氧的进气管、用于排出废水的出水管以及延伸至所述沉降室内的废水的液面以下的臭氧回收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中的杂质在沉降室中沉降并形成废渣,臭氧进入臭氧处理室后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处理完废水后,剩余的未被利用的臭氧经臭氧回收管进入沉降室内的废水中,对沉降室内沉降的有机废渣进行降解,从而降低有机废渣排出后对环境的危害,并且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减少臭氧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沉降室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沉降室的安装板、可转动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搅拌杆以及连接于所述搅拌杆且位于废水的液面以下的搅拌叶,所述安装板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对废水中沉降的废渣进行搅动,促进臭氧和废渣的充分混合,提高臭氧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杆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实现搅拌叶对废水的搅动。
可选的,所述沉降室水平设置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两端,所述沉降室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平行的齿条,所述安装板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搅拌杆设置有两个第一同步轮,所述转动杆设置有第二同步轮,两个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套接有同步带,其中一个所述同步带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搅拌杆转动的同时,通过同步带带动两端的齿轮反向转动,齿轮与齿条配合带动安装板移动,从而使搅拌叶搅动废渣的同时可以移动,提高臭氧与废渣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驱动电机的支撑架,所述同步带伸入所述支撑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为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的设置留有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澳洁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澳洁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5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