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高速冲床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1727.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彭胜标;彭建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豪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14 | 分类号: | B30B1/14;B30B15/02;B30B15/00;B30B15/28;B30B15/12;B30B15/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王晶晶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高速 冲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高速冲床,高速冲床呈三段式设计,上段区设置有头座和曲轴驱动机构,中段区设置有中座以及滑块,下段区设置有脚座以及工作台,滑块的下部安装有上模组,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下模组,曲轴驱动机构的下部偏心安装有至少三组并排平行设置的滑块连杆组件,曲轴驱动机构的上部偏心安装有动平衡机构,曲轴驱动机构经由三个滑块连杆组件联动驱动滑块相对工作台上下移动,所述头座的内部还设置有模高调节机构,模高调节机构联动传动连接于三个滑块连杆组件,各个滑块连杆组件内均设置有液压油锁模结构。本发明确保冲床运转精密与稳定,降低设备磨损,减少设备维修成本,同时简化了部件的加工工艺,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高速冲床。
背景技术
冲床主要是依靠曲轴带动连杆旋转往复运动,以带动滑块和上模组做升降往复运动。现有的冲床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冲床的精密度低,滑块运行不稳定而影响模具冲压精度以及加大部件的磨损程度,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高速冲床,大大提高冲床运行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高速冲床,高速冲床呈三段式设计,上段区设置有头座和转动安装于头座的曲轴驱动机构,中段区设置有中座以及滑动安装于中座的滑块,下段区设置有脚座以及安装于脚座的工作台,滑块的下部安装有上模组,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下模组,上模组与下模组上下对合设置,曲轴驱动机构的下部偏心安装有至少三组并排平行设置的滑块连杆组件,曲轴驱动机构的上部偏心安装有动平衡机构,三个滑块连杆组件的偏心方向保持一致,动平衡机构和滑块连杆组件相对于曲轴驱动机构的偏心方向相反,曲轴驱动机构经由三个滑块连杆组件联动驱动滑块相对工作台上下移动,所述头座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模高的模高调节机构,模高调节机构联动传动连接于三个滑块连杆组件,各个滑块连杆组件内均设置有液压油锁模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动平衡机构设置有配重块以及至少两个分别传动安装于配重块的两端的配重块连杆组件,配重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成型有呈工字型的平衡部,配重块的中部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导向孔,各个导向孔内装设有导向杆,配重块的中部经由导向杆滑动安装于头座,配重块的两端分别经由对应的配重块连杆组件偏心传动连接于曲轴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曲轴驱动机构设置有曲柄轴以及驱动曲柄轴转动的电机组件,曲柄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加工成型有一相互对称设置的滑块偏心段,曲柄轴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加工成型有一相互对称设置的连杆偏心段,曲柄轴的中部加工成型有滑块偏心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各个所述滑块连杆组件设置有转动安装于曲轴驱动机构的连杆本体、固定安装于连体本体的下部的连杆球头、紧密套设在连杆球头外侧的连杆套筒、固定连接于连杆套筒的调高螺杆和设置于调高螺杆外侧的连杆导柱,调高螺杆的外壁与连杆导柱的内壁螺纹配合,滑块的顶部对应三个滑块连杆组件的位置处分别固定设置有导柱安装板,连杆导柱的下部与导柱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模高调节机构设置有调模马达以及三组并排平行设置的调模组件,各个调模组件与各个滑块连杆组件一一对应,各个调模组件均设置有一蜗杆和一涡轮,且至少有一个调模组件的蜗杆传动连接于调模马达,连杆套筒嵌装于涡轮的内侧,调高螺杆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连杆导柱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调高螺杆经由外螺纹对插于连杆导柱的内螺纹,至少在蜗杆带动对应的涡轮转动时对应的连杆导柱与对应的调高螺杆相对旋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导柱的中部成型有上内腔以及与上内腔连通的下内腔,调高螺杆容设于连杆导柱的上内腔,连杆导柱的下内腔设置有连杆导柱活塞,连杆导柱活塞的上部固定连接于调高螺杆的下部、下部固定安装于导柱安装板,以密封连杆导柱的下内腔,锁模结构包括成型在导柱安装板的一侧的进油孔和成型在连杆导柱的下部的进油通道,进油通道的一端连通于连杆导柱的下内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豪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豪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液中修饰核苷及肌酐同时测定的方法
- 下一篇:打孔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