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主动性的骨科用肢体固定及功能锻炼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9042.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向常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A61H7/00;A61H23/02;A61H1/02;A63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主动性 骨科 肢体 固定 功能 锻炼 装置 | ||
一种增加主动性的骨科用肢体固定及功能锻炼的装置,其包括用于放置肢体的放置台,以及设置在放置台上端的肢体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放置台上端的中心线位置设置外侧壁具有圆形按摩凸起的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与放置台活动连接;肢体固定组件设置2个,相对放置台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肢体固定组件能够相对放置台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肢体固定组件包括能够相对放置台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板,设置在移动板的第二固定柱,及设置在移动板一侧的距离调节件;在放置台上端还设置肢体按摩组件,肢体按摩组件设置2个并相对中心线对称设置;另设置控制肢体按摩组件和第一固定柱开启或关闭的操作结构一,操作结构一设置为带有锁死结构的伸缩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增加主动性的骨科用肢体固定及功能锻炼的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此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肢体进行固定使其逐渐愈合,但是现有的固定方法比较简单,多采用医用固定带进行固定,由于医用固定带的柔软性使得其固定效果不够理想,仅能起到基本的悬吊支撑作用,无法将患者的肢体进行稳定的固定;还有通过固定效果好的固定托盘的方式对肢体进行固定,但是固定托盘功能比较单一,患者需要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且皮肤和肌肉组织长期承受压迫,容易出现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出现肢体水肿的现象,增加患者痛苦;固定托盘也无法根据患者的需求或者护理人员的需求调节使用。
肢体在被固定以及在愈后护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或者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按摩等康复操作实现患者的被动功能锻炼。上述主动型及被动型功能锻炼原理都是通过使受伤肢体发生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但是主动型功能锻炼,患者不容易坚持;被动型功能锻炼,一般需要护理人员手动操作,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疲劳,不仅为护理人员带来不便,而且也容易使患者康复操作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目前也没有将骨折治疗中的固定和功能锻炼与足部屈伸运动、五指锻炼等功能结合的装置,即无法满足在骨折治疗中部分需要对足部进行屈伸运动的患者,以及需要对五指进行锻炼和肌肉放松的腱鞘炎或其他手部疾病患者,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满足上述功能的骨科用肢体固定及功能锻炼装置。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骨折治疗的固定和功能锻炼过程中,没有能够根据患者需求或者护理人员需求进行调节使用的骨科用肢体固定和功能锻炼的装置的问题,也无法为在骨折治疗中脚部需要做屈伸运动的患者,以及需要做五指锻炼的患者提供功能锻炼的问题,提供一种增加主动性的骨科用肢体固定及功能锻炼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主动性的骨科用肢体固定及功能锻炼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9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