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铝合金汽车覆盖件模具工匠技艺数字化转换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8620.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石炳欣;周艾兵;苏晓华;齐珂;周广军;高林;王胜昌;王卫卫;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20 | 分类号: | B21D3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80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汽车 覆盖 模具 工匠 技艺 数字化 转换 制造 方法 | ||
1.镁铝合金汽车覆盖件模具工匠技艺数字化转换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几何型面中心区确定、类别/弧度化回弹纠正列、构造不等间隙凸模、预留修整区隆起、核心成型弧锐化、程序编制及数控加工、工匠预留修整区调整和定型研合;
所述几何型面中心区确定的方法为:以产品工艺数字化型面为基础,提取最大外围曲线,忽略小于总周长5%的凸起或凹陷区域,形成光顺几何边界外环,然后以几何边界外环为边界,按几何外环最长直径10%为参考数缩小几何边界外环,重复缩小直至几何边界外环的平面面积为原几何边界外环面积的10%以内,形成最小几何边界外环,然后在最小几何外环内构建最长连接线,最小几何边界外环记为几何型面中心区,最长连接线即几何中心线,最长连接线的中点记为调整中心;
所述类别/弧度化回弹纠正列的方法为:将模具成型的覆盖件按照料厚、调整中心至几何边界外环直线与调整中心至地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材料屈服强度来确定汽车覆盖件的回弹区域工艺过纠正量;调整中心至几何边界外环直线与调整中心至地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记为角度;
对覆盖件的数据模型实施工艺预纠正,工艺预纠正建立在正常汽车覆盖件模具回弹CAE分析纠正数据的基础上,是对常规模具工艺的进一步处理,纠正数据不呈正态或数据曲线分布而形成纠正列数据,类别/弧度化回弹纠正列是工匠经验和实验数据结合的预纠正分组数据,其具体纠正列数据如下:
注:界值走上一级类列;
工艺过纠正量=纠正1+纠正2+纠正3;
工艺过纠正量是对汽车覆盖件关键回弹区域的纠正比值,当正常工艺计算回弹量为X时,则需要按照类别/弧度化回弹纠正列做工艺预纠正值为“X*工艺过纠正量”的处理量;
构造不等间隙凸模的方法为:a,将数型按照冲压方向在平面上投影,得到数型的平面投影,在投影的中心为米字中心点,在数型上画最大范围的米字;b,将米字投影到数型上,得到空间曲线米字;c,对空间曲线米字的每一个外端点向内200mm开始向米字的中心点做渐变抬高;抬高值参考以下公式:抬高值=长度/1000*0.5*料厚;形成新的抬高米字曲线;d,因米字线的每条线长度不同,所以会造成中心点不重合,变成多个空间线段的情况,需要将各曲线渐变优化,形成中心点重合的米字曲线,该曲线即为凸模的不等间隙曲线;e,利用不等间隙曲线为参考线对数型做渐变隆起,隆起后的数型为不等间隙曲线凸模加工参考数型,凹模数型还用原数型,这样就形成了初步的不等间隙模具;
所述预留修整区隆起的方法为:对数型上CAE分析的关键成型圆弧角进行隆起,隆起量不超过总成型控制圆角的5%;隆起方式为;圆弧角隆起高度等于料厚乘以工艺过纠正量,隆起完成后,对圆角周边区域进行25至40mm的光滑过度,从而使整体数型过度平缓,从而形成光顺过度的预留修整区隆起;
所述核心成型弧锐化中的核心成型弧为数型上CAE分析的主要控制成型圆弧角,包含关键成型圆弧和次要的起控制作用的成型圆弧,锐化模式经过多重实验探索,借用10的开10次方优先数列取整进行,对凸模上的核心成型圆弧进行缩小1.25倍的锐化,同时,对对应的凹模区域进行1.25倍的放大,使凸模变尖,凹模变亏,核心成型弧区域模具型腔大幅度变大;
所述程序编制及数控加工为对凸模用凸模数型编制加工程序,对凹模用凹模数型编制加工程序,由此加工成不同形状的凸凹模,数控机床加工按正常的高精模具加工方式进行加工;
所述工匠预留修整区调整的方法为:当模具加工完成后,进入到工匠调试阶段,工匠根据产品的成型状态调整预留区和核心圆弧使模具所成型的汽车覆盖件符合精度要求;
所述定型研合为:当精度达到要求后,对整体模具进行上下模定型研合,以达到贴合率和着色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铝合金汽车覆盖件模具工匠技艺数字化转换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不等间隙凸模后大角度强压凸凹模:对面积在总面积5%以上或边缘区域占总周长8%以上的大角度变化区域,对凸模该区域型面实行内收,内收值为料厚的10%;同时在对应凹模区域进行料厚15至20%内收,该类区域形成10%左右的强压区,使区域在模具冲压过程中优先接触且形成强压,打造同一模具内的不同顺序压力接受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6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化矿山切石机
- 下一篇:抗菌PLA/PBC/CS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