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原子交换的资产交易方法和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628319.0 申请日: 2020-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2636930B 公开(公告)日: 2022-05-03
发明(设计)人: 曹岭;宋博;李岳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邮电大学
主分类号: H04L9/32 分类号: H04L9/32;H04L9/06;H04L67/1097;G06Q40/04
代理公司: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代理人: 李金蓉
地址: 400065 重***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原子 交换 资产 交易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子交换的资产交易方法和系统,定义了支持异构区块链的跨链协议,统一跨链传输和验证的标准,并结合侧链中继技术完成跨链交易。交易双方的资产不需要用户采用“热钱包”保持较长时间连接到区块链网络,而是交给跨链合约进行委托交易,跨链合约根据分布式哈希表对其他链上需要跨链的资产进行匹配,因为交易是在跨链合约和侧链进行,所以完全避免了交易一方如果发生数据丢失或者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内广播交易,将可能存在被另一方盗取资金的风险。结合侧链的零知识证明技术对交易双方的信息进行隐藏,增强交易双方的隐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原子交换的资产交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自比特币区块链于2008年诞生以来,已逐步发展出上千种区块链项目,根据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节点准入条件及去中心化程度,区块链被分为公有链(publicblockchain)、私有链(private blockchain)以及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这三大类。区块链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对区块链跨链提出明显的诉求。在性能上,区块链从基于PoW的比特币和以太坊,发展到基于PBFT及DPoS共识算法的联盟链及公链网络,虽然实现了TPS(服务器每秒处理的事务数)从个位数到万级别的巨大提升,但是却以牺牲一定的“去中心化”为代价,这并不符合区块链的核心理念。区块链网络迫切需要在更好地保持去中心化理念的同时,大幅度提升区块链的交易性能。在功能上,伴随着智能合约开发平台的逐渐丰富并完善,大量纷繁复杂的垂直公链及区块链商业应用显现,形成众多独立的基础设施和业务体系。这些区块链应用之间迫切需要实现功能上的扩展,即区块链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价值和业务的链间流转。在经济上,目前实现区块链网络之间价值转移的最常用方式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基于跨链技术搭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能够降低链间交易摩擦,提高价值流动性,成为中心化交易所的有效补充手段。

目前的区块链项目都是由不同团队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和设计理念,采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开发出的异构区块链。区块链项目的蓬勃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出了一个问题:链与链之间如何实现互联互通?价值孤岛现象也更加严重.区块链资产是否能够实现无需第三方参与的原子性交易?由于区块链本身的技术特点,每个区块链都是一个孤立的P2P网络,因此这些项目就像是一个个相互隔绝的“信息孤岛”。如何实现区块链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价值转移成为当前区块链技术的研究重点。如果说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灵魂核心,那么跨链技术就是实现区块链之间互联互通和价值转移的关键。跨链技术是区块链3.0时代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而基于原子交换的跨链技术是实现区块链资产实现原子性交易的关键,原子交换是一种在不同区块链上交换资产的方法,它是点对点的、无须信任的。即指双方交易同时发生或同时不发生,二者不可分割.该方案通过让交易双方分别在比特币区块链和其他数字货币区块链上设定合约脚本,并利用是否获知某个哈希值的原像(preimage)作为合约触发条件。该原像由交易一方在交易之前随机产生,并结合方案设计的一系列合约锁定、解锁流程,实现跨链交易的原子性。

区块链从技术层面看是去中心化数据库和分布式账本,从商业层面看是价值网络。区块链要想获得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不仅需要实现平台间的信息互联,更需要实现区块链之间的信息互联。目前已有区块链系统支持保险、征信、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和注册等商业场景,未来会有更多领域建立其自身区块链平台。跨链技术将带来不同场景的整合,塑造更具前景和活力的商业模式,跨链是实现无界价值互联的关键,技术突破将有助于推动跨链资产转移/抵押、跨链数据共享、中心化资产交易平台、分布式应用DApp的跨平台开发/部署/配置、跨链智能合约应用、垂直行业私有链价值交互等应用领域的发展。开放的公有链与访问受限的私有链、联盟链之间,区块链与传统软件系统之间,也存在价值拓展和交换的应用需求。未来跨链技术有可能演变为支撑更广泛应用的网络基础设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