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传感器摄像系统及其校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5552.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彭诗渊;郑书峻;黄旭鍊;李运锦;赖国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5;H04N9/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黄健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摄像 系统 及其 校准 方法 | ||
一种双传感器摄像系统及其校准方法。双传感器摄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色彩传感器、至少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存储装置及处理器。处理器经配置以加载并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色彩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采用多个拍摄条件分别获取一摄像场景的多张色彩图像及多张红外线图像;计算在各拍摄条件下获取的色彩图像的多个色彩图像参数以及在各拍摄条件下获取的红外线图像的多个红外线图像参数,用以计算色彩图像的亮度及红外线图像的亮度之间的差异;以及根据所计算的差异,决定适于色彩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的曝光设定。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摄像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双传感器摄像系统及其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相机的曝光条件(包括光圈、快门、感亮度)会影响所拍摄图像的质量,因此许多相机在拍摄图像的过程中会自动调整曝光条件,以获得清晰且明亮的图像。然而,在低光源或是背光等高反差的场景中,相机调整曝光条件的结果可能会产生噪声过高或是部分区域过曝的结果,无法兼顾所有区域的图像质量。
对此,目前技术有采用一种新的图像传感器架构,其是利用红外线(IR)传感器高光敏感度的特性,在图像传感器的色彩像素中穿插配置IR像素,以辅助亮度检测。举例来说,图1是现有使用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的图像传感器10中除了配置有红(R)、绿(G)、蓝(B)等颜色像素外,还穿插配置有红外线(I)像素。因此,图像传感器10能够将R、G、B颜色像素所获取的色彩信息12与I像素所获取的亮度信息14结合,而获得色彩及亮度适中的图像16。
然而,在上述单一图像传感器的架构下,图像传感器中每个像素的曝光条件相同,因此只能选择较适用于颜色像素或红外线像素的曝光条件来获取图像,结果仍无法有效地利用两种像素的特性来改善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传感器摄像系统及其校准方法,利用独立配置的色彩及红外线传感器分别获取不同拍摄条件下的多张图像,据以进行图像对准及亮度匹配,并应用于后续获取的图像,因此可提高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
本发明的双传感器摄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色彩传感器、至少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存储装置以及耦接所述色彩传感器、红外光传感器及存储装置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加载并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色彩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采用多个拍摄条件分别获取一摄像场景的多张色彩图像及多张红外线图像;计算在各拍摄条件下获取的色彩图像的多个色彩图像参数以及在各拍摄条件下获取的红外线图像的多个红外线图像参数,用以计算色彩图像的亮度及红外线图像的亮度之间的差异;以及根据所计算的差异,决定适于色彩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的曝光设定。
本发明的双传感器摄像系统的校准方法,适用于包括至少一个色彩传感器、至少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及处理器的双传感器摄像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控制色彩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采用多个拍摄条件分别获取一摄像场景的多张色彩图像及多张红外线图像;计算在各拍摄条件下获取的色彩图像的多个色彩图像参数以及在各拍摄条件下获取的红外线图像的多个红外线图像参数,用以计算色彩图像的亮度及红外线图像的亮度之间的差异;以及根据所计算的差异,决定适于色彩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的曝光设定。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双传感器摄像系统及其校准方法,在独立配置的色彩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上采用不同拍摄条件获取多张图像,并根据这些图像中对应像素的位置关系和这些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异,决定适于色彩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的曝光及对准设定,用以对后续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对准及亮度匹配,而可提高所摄图像的图像质量。
为让本公开能还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使用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使用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双传感器摄像系统的方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