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8896.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9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国;王君红;由明英;徐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仁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29C48/08;B29C48/18;B65D65/4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食品包装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及其生产方法,其特点是:所述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均聚聚丙烯含量80%‑90%,共聚聚丙烯含量10%‑20%。生产方法是通过直接将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两种原料分层使用的加工方法生产聚丙烯食品包装膜,步骤1: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原料中,均聚聚丙烯含量为80%‑90%,共聚聚丙烯作含量为10%‑20%,将原料直接投入挤出机中;步骤2:挤出机的设定温度为180~220℃,原料熔融后经膜头挤出水冷后成型。原料中不使用添加剂,不需要改性造粒,直接采用混配方式加工制造出食品包装膜,且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包装膜原料配比及其生产工艺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包装膜有:PVC、CPP、OPP、CPE、ONY、PET、AL七大类,其中PVC(聚氯乙烯)材质占比居多,此类包装薄膜大多是由聚氯乙烯树脂,通过添加增塑剂、稳定剂等多种助剂经由加工塑化而成。由于其材料特性,决定了聚氯乙烯包装薄膜使用过程中与食品接触的安全问题外,聚氯乙烯包装薄膜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同样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正是基于此,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环保部门已颁布相关法规禁止或限制PVC的大量使用。此外,PVC材质的降解性较差,对环境保护有负面的影响。
聚丙烯(PP)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聚丙烯具有相对密度小、无毒、来源广泛、质量轻、易回收、机械性能优越的特点,且耐高温、耐腐蚀,有优异的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采用注塑、挤塑、吹膜、涂覆、喷丝、改性等多种加工手段生产各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现已成为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增长速度最快、新品开发最为活跃的品种,广泛用于工业制品、日用品、包装薄膜、纤维、建筑、轻工、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包装材料等,并
且还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在文化、娱乐、食品、医疗、等各个方面不同变化的要求与提高,市场中很多物品越来越多地使用透明材料包装。因此,开发透明聚丙烯材质包装膜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有更多优点和开发前景。
聚丙烯薄膜因具有较高的抗水蒸汽渗透性,广泛应用在刚性和柔性食品包装领域。而包装食品的变质性与其平衡水分及02含量有关,所以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对水蒸汽以及02的阻隔性能对于维持或延长保质期关系重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越发关注,对用于包装的材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善聚丙烯包装膜的热封性能,
使其更易热封,热封更牢固,提高PP薄膜的阻隔性能。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聚丙烯包装膜多数采用均聚聚丙烯添加爽滑剂(防粘剂)制成,均聚聚丙烯存在着韧性差、尺寸稳定性差和易老化等缺点,而爽滑剂添加过程存在搅拌不均、分层现象,会导致膜材表面光滑程度不均匀,影响后续分切、印刷等工序,如果提前改性造粒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因此,如何研制一种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及其生产方法,原料中不使用添加剂,不需要改性造粒,直接采用混配方式加工制造出食品包装膜,使用安全、可靠,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及其生产方法,原料中不使用添加剂,不需要改性造粒,直接采用混配方式加工制造出食品包装膜,且使用安全、可靠。
一种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均聚聚丙烯含量80%-90%,共聚聚丙烯含量10%-2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包括内层和外侧,所述均聚聚丙烯为拉丝型均聚聚丙烯并作为外层,所述共聚聚丙烯作为内层。
一种上述聚丙烯食品包装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直接将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两种原料分层使用的加工方法生产聚丙烯食品包装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仁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仁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8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