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胎胚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5569.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7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海;李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3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胎胚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方法。该胎胚输送系统可在成型工站和硫化工站之间输送托盘,以借由托盘输送胎胚,其包括:输送线和回流线,呈闭环设置,以循环输送托盘;第一搬运装置,被配置为将成型工站输出的胎胚搬运至回流线供给的空的托盘中;第二搬运装置,被配置为将输送线供给的胎胚搬运至硫化工站;第一周转库,被配置为收存及输出其上游传输而来的托盘,以调整输送线上的托盘数量;及第二周转库,被配置为收存及输出其上游传输而来的托盘,以调整回流线上的托盘数量。该胎胚输送系统能够循环输送托盘,并实时调整胎胚输送系统中流转的托盘数量,以匹配成型工站及硫化工站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胎胚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的生产工艺大体包括密炼、胶部件准备、成型、硫化等工序,其中密炼工艺在于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形成胶料,胶部件准备工艺在于将胶料经挤出、压延及成型等工段生产获得用于组成轮胎的所有半成品胶部件,成型工艺在于将所有的半成品胶部件组装成型为胎胚,硫化工艺在于将生胎硫化为成品轮胎。
由于胎胚成型生产效率及胎胚硫化生产效率往往不匹配,且一般是胎胚成型产出量大于胎胚硫化需求量,轮胎工厂中一般设置有用于存储胎胚的周转库,该周转库通过输送线连接用于成型胎胚的成型工站的各个成型机及用于硫化胎胚的硫化工站的各个硫化机,以能够收存成型工站持续输出的胎胚,并适时地输出胎胚至硫化工站的各个硫化机进行硫化处理。
其中,为了使输送及存储中的胎胚形状得以支撑保护,输送线及周转库均通过能够可靠载放胎胚的托盘来传递或存放胎胚,胎胚在进入硫化工站时与托盘分离,空的托盘需要回收至成型工站,以再次载放胎胚。空托盘的回收作业一般利用搬运设备或人工叠置托盘,再由叉车将整叠托盘运至成型工站拆解后使用。
然而,上述托盘流转作业规则一般仅仅是针对成型工站和硫化工站在特定效率下连续运行的情形设定,一旦有集中成型或硫化某批次胎胚作业,或者部分设备维修保养等导致实际工作效率与设定工作效率不符的情况,都将造成托盘流转作业中托盘供给失衡的问题。
若成型工站托盘供给不足,将导致成型工站处出现等待空托盘供应的情况,降低成型工站的工作效率,严重地会导致成型工站胎胚堆积;若硫化工站处空托盘产出过多,使得空托盘回收作业量激增,导致硫化工站处出现等待空托盘回收的情况,降低硫化工站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轮胎工厂整体运行效率。
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胚输送系统,该胎胚输送系统能够循环输送托盘,并实时调整该胎胚输送系统中流转的托盘数量,以匹配成型工站及硫化工站的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胎胚输送系统,用于在成型工站和硫化工站之间输送托盘,以借由所述托盘将所述成型工站输出的胎胚输送至所述硫化工站,所述胎胚输送系统包括:
输送线和回流线,所述输送线的首端与所述回流线的末端之间以及所述输送线的末端与所述回流线的首端之间分别设置有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输送线和所述回流线之间传递托盘,以在所述硫化工站和所述成型工站之间循环输送托盘;
第一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成型工站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搬运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成型工站输出的胎胚搬运至所述回流线供给的空的托盘中;
第二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硫化工站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搬运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输送线供给的胎胚搬运至所述硫化工站;
第一周转库,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中段,所述第一周转库被配置为收存及输出其上游传输而来的载有胎胚的托盘,以调整所述输送线上的托盘的数量;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5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