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智能模型转换方法、系统、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5335.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迪浩永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G06F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2 | 代理人: | 赵慧敏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异形 电路板 设计 智能 模型 转换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中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智能模型转换方法、系统、介质,客户端将电路设计中的结构模型与异形电路模型进行数据配置,获取配置文件;利用获取的配置文件进行结构模型与异形电路模型的图层映射,建立对应的叠层关系;基于建立的叠层关系,获取导入的结构模型图层数据;对获取的结构模型图层数据发送服务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智能将结构模型、异形电路模型二者任何一方改变,另一方均自动改变;可大量减少人工修改模型的时间,提高模型转换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易学易用,操作简单。可达成自动检查电路的连通性以及工艺检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中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智能模型转换方法、系统、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线以及移动通讯技术、AI、物联网、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微波异形电路设计应用大量增加,复杂电路结构单元也越来越多。对于企业而言,获取用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智能模型转换的技术手段显得非常必要。
现有技术一中,长期以来,这种异形电路设计板图设计电路模型依靠手工处理,设计人员依靠经验对外框图形、复杂器件外形,多层腔体结构图形,需要反复的进行导入导出,出现图形断点和缺陷问题无法快速定位和排查。
现有技术二中,在结构软件中创建异形电路板图设计文件,往往需要电路设计中进行反复的修改和调整,需要人工进行模型逐一赋值、切换工具反复定位问题处理,人工检查错误。
现有技术三中,在微波异形电路设计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接地处理、复杂器件图形合并、拆分处理,这些后处理功能经常需要人为干预,给设计带来很多不便。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技术一中,费时、容易出错,,对设计工程化带来一定的隐患,无法保证图形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不利于研发规范化,设计质量缺乏保障。
(2)现有技术二中,无法赋予电路模型属性和模型预处理的检查,缺少模型多层叠下的自动构建能力,依赖人力进行辨别和检查,均造成后期在设计过程中无法自动检查电路的连通性以及工艺审查。
(2)现有技术三中,缺乏导入后的电路及器件模型进行优化处理技术,无法实现与电路设计模型的无法实现模型图层的批量化后处理,无法实现对模型的自动分析检查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无法快速提升。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1)复杂腔体多维模型在设计中的重构问题。
(2)智能化模型纠错能力和出错快速定位的问题。
(3)数据通讯的实时性和双向ECO交互性。
(4)数据转换接口模型自动化处理技术。
(5)数据转换接口的兼容性。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在结构软件以及电路设计软件间构建了一种通讯机制;同时,构建建立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模型要素的对应关系,以及设计叠层的对应关系。通过定义软件接口关系,而达到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智能模型转换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智能模型转换方法、系统、介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智能模型转换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用于异形电路板图设计的智能模型转换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端将电路设计中的结构模型与异形电路模型进行数据配置,获取配置文件;
利用获取的配置文件进行结构模型与异形电路模型的图层映射,建立对应的叠层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迪浩永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迪浩永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