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长径比磷酸三钙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4991.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震华;梅晰凡;张鹏;张杰;王大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梁静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径 磷酸 人工 骨粉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长径比磷酸三钙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为棒状磷酸三钙颗粒,且表面呈孔道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所述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的直径为20~40nm,长度为50~100μm。该骨修复材料呈棒状多孔结构,在兼具一定的机械强度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使该骨修复材料能够适用于各种骨损伤部位及不规则骨缺损部位的修复,使用方便且生物相容性好。其制备方法可通过改变可溶性钙盐与磷酸盐混合溶液的pH、反应的时间与温度以及钙/磷摩尔比等条件,用于改变骨修复材料的长度和直径,从而获得不同长径比的高长径比磷酸三钙人工骨粉,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长径比磷酸三钙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生物人工骨粉是一类用于骨缺损的骨组织工程修复材料,人工合成的骨修复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生物源骨修复材料的缺陷。生物人工骨粉由于具有对机体骨组织进行修复、替换和促进新骨再生等功能,已经逐步应用到实际临床中。
由磷酸三钙制备的人工骨粉在完成特定功能的同时,能够在生理环境中被机体吸收利用,或通过体内的循环系统排出。在缺损骨部位使用磷酸三钙人工骨粉进行修复后,其最终无异物残留,同时在新骨的形成过程中可以促进新骨的生长。
由磷酸三钙制备的人工骨粉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并且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在缺损骨部位使用磷酸三钙人工骨粉进行修复后,其最终无异物残留,同时在新骨的形成过程中可以促进新骨的生长。因而磷酸三钙人工骨粉在骨组织工程修复等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现有的人工骨修复材料虽然都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但可塑性较差,使其无法适用各种骨损伤部位或不规则骨缺损部位的修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类修复材料的微观形态,其表面无法形成孔道连通的多孔结构。而人工骨修复材料在晶体的的尺寸、形态上所形成的表面特性,使其能够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以及不同的临床应用途径。因此,急需研发一款具有良好可塑性,又兼具了一定的机械强度的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使其在骨组织人工修复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磷酸三钙人工骨粉的制备方法很多,如中国专利CN 104016397A公开了利用二水硫酸钙、氯化钙和无水乙醇制备α-半水硫酸钙人工骨材料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3736149A的专利申请报道了利用磷酸四钙、磷酸氢钙、壳聚糖和柠檬酸等制备生物人工骨材料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3641095A的专利申请报道了利用碳酸钙和磷酸氢钙,经过湿法粉碎和高温煅烧制备人工合成骨粉的方法。除此之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还涉及其他人工骨粉材料的制备方法。但是,有关具有高长径比特性的磷酸三钙人工骨粉的制备方法尚未见任何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长径比磷酸三钙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该骨修复材料呈棒状多孔结构,在兼具一定的机械强度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使该骨修复材料能够适用于各种骨损伤部位及不规则骨缺损部位的修复,使用方便且生物相容性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长径比磷酸三钙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改变可溶性钙盐与磷酸盐混合溶液的pH、反应的时间与温度以及钙/磷摩尔比等条件,用于改变骨修复材料的长度和直径,从而获得不同长径比的高长径比磷酸三钙人工骨粉,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长径比磷酸三钙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所述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为棒状磷酸三钙颗粒,且表面呈孔道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所述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的直径为20~40nm,长度为50~100μm。其中,该人工骨粉骨修复材料的长径比为1.25×103~5×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医科大学,未经锦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