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高温回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5984.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付中元;安敏;周丽娜;吴玉成;王教翔;于遨海;穆强;王伟錡;于祎航;初光强;王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6/00;C21D9/40;C23C8/8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25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渗碳 表面 硬度 高温 回火 工艺 | ||
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高温回火工艺,它涉及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渗碳后高温回火表面硬度高,不易于车削加工的问题。方法:将钢套圈真空渗碳后在680℃~750℃下回火2h~10h,再随炉冷却或氮气冷却;循环步骤一1次~3次,得到降低表面硬度后的套圈。本发明对钢套圈渗碳后的高温回火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套圈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表面硬度高的问题,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钢套圈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的表面硬度45HRC以上降至37~38HRC,有效改善了套圈车削性能,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高温回火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G13Cr4Mo4Ni4V钢渗碳热处理工艺流程,轴承套圈真空渗碳后需高温回火,便于套圈非工作渗碳表面车削加工,而普通车削刀具仅能承受40HRC以下硬度。套圈渗碳后,原高温回火工艺处理,表面硬度达到45HRC以上,不易于车削加工,存在多次高温回火返工现象,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渗碳后高温回火表面硬度高,不易于车削加工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高温回火工艺。
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高温回火工艺,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钢套圈真空渗碳后在680℃~750℃下回火2h~10h,再随炉冷却或氮气冷却;
二、循环步骤一1次~3次,得到降低表面硬度后的套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钢套圈渗碳后的高温回火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套圈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表面硬度高的问题,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钢套圈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的表面硬度45HRC以上降至37~38HRC,有效改善了套圈车削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高温回火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微观组织特征图,图中(a)为实施例一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ECM工艺渗碳后的表面处微观组织图,(b)为实施例二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IPSEN工艺渗碳后的表面处微观组织图,(c)为实施例一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ECM工艺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后的试样距离表面0.1mm处的微观组织图,(d)为实施例二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IPSEN工艺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后的试样距离表面0.1mm处的微观组织图;
图2为第二微观组织特征图,图中(a)为实施例一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ECM工艺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后的试样距离表面0.4mm处的微观组织图,(b)为实施例二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IPSEN工艺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后的试样距离表面0.4mm处的微观组织图,(c)为实施例一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ECM工艺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后的试样距离表面1mm处的微观组织图,(d)为实施例二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IPSEN工艺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后的试样距离表面1mm处的微观组织图;(e)为实施例一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ECM工艺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后的试样距离表面1.7mm处的微观组织图,(f)为实施例二中G13Cr4Mo4Ni4V钢制轴承套圈经IPSEN工艺渗碳后进行高温回火后的试样距离表面1.7mm处的微观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降低套圈渗碳后表面硬度的高温回火工艺,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钢套圈真空渗碳后在680℃~750℃下回火2h~10h,再随炉冷却或氮气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5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