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3460.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聂丽芳;袁丁;夏征;吴红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痕量 爆炸物 探测 方法 | ||
1.一种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一酸性擦拭片,与待探测的爆炸物样本表面进行接触,使所述酸性擦拭片上附着有爆炸物样本;
所述酸性擦拭片为在擦拭片的表面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引入强酸性基团,所述酸性擦拭片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S11:提供玻璃纤维片,将玻璃纤维片的表面清洗干净;
S12:将步骤S11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片浸泡在浓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微沸条件下加热0.5-1h后取出,用高纯水冲洗干净;
S13:将步骤S12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片浸泡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的甲苯溶液中,反应10-30min后取出,用丙酮冲洗后干燥;
S14:将步骤S13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片,进行表面氧化反应1-5min;
S15:将步骤S14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片浸泡在高纯水中,并加入过量羟乙基磺酸,磺化反应2-4h后取出,用高纯水和乙醇轮流洗涤两次后干燥,即得到酸性擦拭片;
S2:加热步骤S1得到的酸性擦拭片,直至酸性擦拭片与被测爆炸物样本反应产生气态物质;
S3:将步骤S2的气态物质用荧光剂标记,将所述气态物质送入探测器,淬灭荧光,通过荧光光谱定性分析待探测爆炸物样本中的硝酸铵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清洗的具体方法为:将玻璃纤维片用高纯水冲洗后,浸泡在洗涤剂中24h,取出,浸泡在丙酮溶液中,用超声波震荡清洗10min,再取出,浸泡在乙醇溶液中,用超声波震荡清洗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浓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由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按体积比3:1-7:3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所述十八烷基三氯硅烷的甲苯溶液中,十八烷基三氯硅烷的体积分数为0.5%-1%;所述干燥为常温下用氮气吹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中,所述表面氧化反应的温度为2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5中,所述磺化反应的温度为150℃-200℃;所述干燥为常温下用氮气吹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00℃-20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痕量爆炸物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气态物质在送入探测器之前用紫外分解光源照射分解为气态分解物,然后将所述气态分解物再送入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4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货物运输过程状态监测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