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跨阶段局部多尺度密集连接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1625.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6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朱虎明;李思凡;焦李成;杨贵鹏;张泽桐;李佳昌;王晨;张小华;侯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李勇军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阶段 局部 尺度 密集 连接 遥感 图像 目标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跨阶段局部多尺度密集连接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从公开网站获取公开遥感图像数据集,随机选择75%的图像作为训练集,25%的图像作为测试集,该遥感图像数据集共包含十类目标,分别是:飞机、船、存储罐、棒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操场、港口、桥梁和车辆;
(2)搭建跨阶段局部多尺度密集检测网络:
(2a)建立依次由输入层→第一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第二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第三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第四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空间金字塔池化,组成的主干子网络,该主干网络使用Mish激活函数;
(2b)建立依次由第一卷积层、第一上采样层、第一route级联层、第二卷积层、第二上采样层和第二route级联层组成的多尺度特征融合子网络;
(2c)建立由三个结构相同的检测层组成的检测子网络;
(2d)将多尺度特征融合子网络中第一卷积层、第一route级联层和第二route级联分别与主干子网络中空间金字塔池化、第三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第二跨阶段密集块中最后一个卷积层对应连接,并将连接后的结果分别输入三个检测层。
(3)用训练集对跨阶段局部多尺度密集检测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网络模型;
(4)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测试集进行检测,即将测试集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模型中,得到每一类目标的平均精度AP及所有类目标的平均精度均值m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a)所构建主干子网络中的各层结构及参数设置如下:
设输入层特征映射图的总数为3个,输入特征映射图尺度为512×512个节点;
第一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由13个卷积层、5个route级联层和1个池化层依次连接组成,各层的参数设置为:
第1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32个,卷积核的大小为3×3;
第2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64个,卷积核的大小为3×3;
第3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64个,卷积核的大小为1×1;
第2个卷积层的输出为第4个卷积层的输入;
第4、6、8、10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128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1×1;
第5、7、9、11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32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3×3;
第12、13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均128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1×1;
第1个池化层采用最大池化方式,特征映射图的尺寸设置为2×2;
第1个至第5个共五个route级联层特征映射图大小均为256×256;
第3个卷积层输出为第5个route级联层的输入;
第二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由21个卷积层、9个route级联层和1个池化层依次连接组成,各层的参数设置为:
第14、16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64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1×1;
第15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128个,卷积核的大小为3×3;
第15个卷积层的输出为第17个卷积层的输入;
第17、19、21、23、25、27、29、31、33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128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1×1;
第18、20、22、24、26、28、30、32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32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3×3;
第34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256个,卷积核的大小为1×1;
第2个池化层采用最大池化方式,特征映射图的尺寸为2×2;
第6个至第14个共9个route级联层的特征映射图大小均为128×128;
第16个卷积层的输出为第14个route级联层的一个输入;
第三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由29个卷积层、13个route级联层和1个池化层依次组成,各层的参数设置为:
第35、37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128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1×1;
第36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256个,卷积核的大小为3×3;
第36个卷积层的输出为第38个卷积层的一个输入;
第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128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1×1;
第39、41、43、45、47、49、51、53、55、57、59、61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32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3×3;
第63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512个,卷积核的大小为1×1;
第3个池化层采用最大池化方式,特征映射图的尺寸为2×2;
第15个至第27个共13个route级联层的特征映射图大小均为64×64;
第37个卷积层的输出为第27个route级联层的一个输入;
第四跨阶段局部密集连接块由13个卷积层、9个route级联层依次组成,各层的参数设置为:
第64、66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256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1×1;
第65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512个,卷积核的大小为3×3;
第65个卷积层的输出为第67个卷积层的输入;
第67、69、71、73、75、77、79、81、83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均为128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1×1;
第68、70、72、74、76、78、80、82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32个,卷积核的大小均为3×3;
第84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512个,卷积核的大小为1×1;
第28个至第36个共9个route级联层的特征映射图大小均为32×32;
第66个卷积层的输出为第36个route级联层的一个输入;
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由3个池化层、1个route级联层和1个卷积层依次组成,各层参数设置为:
第4个、第5个、第6个池化层均采用最大池化方式,特征映射图的尺寸分别为5×5、9×9和13×13;
第84个卷积层的输出作为第4个、第5个、第6个池化层的输入;
第4个、第5个、第6个池化层的输出均为第37个route级联层的输入;
第85个卷积层的特征映射图总数为512个,卷积核的大小为1×1;
第37个route级联层的特征映射图的大小为3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6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康复训练用天轨
- 下一篇:一种防针刺万能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