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击穿电压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1456.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晨飞;李家伟;孙逸翔;孙超;王帅;逄显娟;杜三明;张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击穿 电压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击穿电压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属于轴承测试技术领域。测试方法包括:将被测轴承固定在旋转主轴上,并给被测轴承施加载荷,控制被测轴承工作;通过电源向被测轴承施加电压,且电压逐渐上升;在电压上升的过程中,检测被测轴承对应的电流;根据被测轴承的电压以及对应的电流得到被测轴承的等效电阻;计算等效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变化率;变化率为0时对应的电压为被测轴承的击穿电压。本发明的测试过程快捷,通过获取升电压过程中的伏安曲线即可计算击穿电压,测试过程一般在数分钟内完成,不仅不会对被测轴承造成损伤,而且还可以指导被测轴承的测试和选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击穿电压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属于轴承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电气设备中的轴承,正常服役条件下滚动体与滚道间有润滑膜,起到绝缘的作用。当电机设计、安装存在问题或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时,轴承两端会出现轴电压。当轴电压超过润滑膜绝缘阈值后,将击穿润滑膜形成轴电流。轴电流对大型机电设备危害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轴承外表面形成电烧蚀;(2)润滑油电离,破坏油膜形成及稳定性,加快润滑油劣化,降低润滑性能及介电强度;(3)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将会大大缩短,严重的甚至只能运行几小时,给现场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鉴于轴电流的严重危害,国内外专家对轴电流产生原因及其对轴承的损伤机制进行了研究,涵盖了轴电流产生机制,击穿机制,电接触模型,轴承损伤机制等。为减缓轴电流损伤,通常对轴承采取绝缘防护或采用接地。但是这些防护措施由于安装、油污、损坏或老化等原因,仍然无法避免轴电流的产生。事实上,当轴电压不超过轴承击穿电压(也即润滑膜绝缘阈值)时,轴电流不会产生,进而轴承不会产生电烧蚀破坏。因此,界定轴承的击穿电压,根据设备电气环境选择合理的轴承,是避免轴电流故障的有效手段。
为此,需要提出一种测试轴承击穿电压的技术方案,以避免轴电流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击穿电压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为避免轴电流的产生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轴承击穿电压的测试方法的技术方案,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被测轴承固定在旋转主轴上,并给被测轴承施加载荷,控制被测轴承工作;
2)通过电源向被测轴承施加电压,且电压逐渐上升;在电压上升的过程中,检测被测轴承对应的电流;
3)根据被测轴承的电压以及对应的电流得到被测轴承的等效电阻;
4)计算等效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变化率;
5)所述变化率为0时对应的电压为被测轴承的击穿电压。
本发明的轴承击穿电压的测试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被测轴承在一定载荷下工作时,向被测轴承施加电压,通过电压和电流计算得出被测轴承的等效电阻,观察等效电阻的变化情况,在等效电阻值不再变化时,说明电源施加的电压达到被测轴承的击穿电压,因此将等效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变化率为0时对应的电压定为被测轴承的击穿电压。本发明的测试过程快捷,通过获取升电压过程中的伏安曲线即可计算击穿电压,测试过程一般在数分钟内完成,不仅不会对被测轴承造成损伤,而且还可以指导被测轴承的检测和选型使用。
进一步的,为了研究被测轴承的击穿电压随转速、载荷的变化情况,控制被测轴承在不同的转速、不同的载荷下进行工作,得到被测轴承不同的转速、不同的载荷下的击穿电压。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压施加的可靠性,所述电源通过电刷将电压施加在旋转主轴和被测轴承外圈之间,以实现电源向被测轴承施加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交流电源,当变化率在设定时间内持续为0时,停止增加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当变化率在设定时间内持续为0时,停止增加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