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剥落无碳机压砖制备装置及该装置制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1677.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9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严海瑛;徐琰宾;施永益;沈伟龙;张新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B13/06;B28B1/29;B28B3/06;B28B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宋锦宏 |
地址: | 313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落 无碳机压砖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剥落无碳机压砖制备装置及该装置制砖方法。包括门形的支架、与支架上横杆连接的压紧装置、与支架立杆连接的伸缩砖模以及置于伸缩砖模下方的回收盒,压紧装置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方连接有压紧块组,压紧块组下方设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连接有进给机构,伸缩砖模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与支架立杆固接,回收盒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与伸缩砖模下底面连接,回收盒侧壁设有通孔,通孔连接有储料盒,储料盒与进料装置连接,进给机构与储料盒固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散落的制砖原材料被再次利用,提高制砖原材料的利用率;伸缩砖模可改变砖模内腔的长度,实现生产不同长度的无碳机压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抗剥落无碳机压砖制备装置及该装置制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各种优质钢种需求的不断增加,钢铁冶炼技术人员对各种耐火材料在冶金工艺过程中对钢种的增碳问题愈加重视起来,要求在冶炼低碳优质钢种工艺过程中尽量减少含碳耐火材料的使用对钢水增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减少含碳耐火材料对钢水的污染,钢厂要求包壁采用无碳机压砖,包底用浇注料或无碳机压砖。目前,国内无碳钢包包壁一般采用预制块砌筑,虽然无碳机压砖不含碳,但由于生产的砖型尺寸单一,生产车间要摆放不同尺寸的砖模,限制了生产效率,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现有制坯装置对制砖原材料存在浪费情况。因此对提高制砖原材料利用率和实现砖型尺寸多样是当前耐火材料领域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制砖原材料利用率低、制砖砖模尺寸单一不可调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砖原材料利用率高、可根据生产要求制作不同长度的无碳机压砖的高抗剥落无碳机压砖制备装置及该装置的制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抗剥落无碳机压砖制备装置,包括门形的支架、与支架上横杆连接的压紧装置、与支架立杆连接的伸缩砖模以及置于伸缩砖模下方的回收盒,所述压紧装置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连接有压紧块组,所述压紧块组下方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一端连接有进给机构,所述伸缩砖模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与支架立杆固接,所述回收盒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与伸缩砖模下底面连接,所述回收盒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与进料装置连接,所述进给机构与储料盒固接。
在门形的支架的上横梁上连接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连接有压紧组件。在支架的立杆连接有伸缩砖模,伸缩砖模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使伸缩砖模实现伸缩的效果,伸缩砖模可改变砖的长度,实现制作不同长度的砖。在伸缩砖模和压紧装置之间设置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连接有进给机构,进给机构控制进料装置的伸缩,实现从远端向近端步进式向伸缩砖模内送制砖原材料。在伸缩砖模内充满制砖原材料后压紧装置下移对伸缩砖模内的制砖原材料进行压紧,压紧完成后,伸缩砖模向两侧回缩脱模,完成机压砖砖坯的制作。在伸缩砖模下方设置有回收盒,回收盒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伸缩砖模的下底面接触,使伸缩砖模与支撑板形成上端开口的盒体。伸缩砖模打开后可将支撑板上散落的制砖原材料推进回收盒内进行回收。回收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连接有储料盒,回收盒内回收的制砖原材料可通过通孔进入到储料盒。储料盒与进料装置连接,确保进料装置可将储料盒内的制砖原材料送到伸缩砖模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连接有液压伸缩杆、下表面设置有矩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口端面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若干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均匀排布。设置的液压伸缩杆可带动固定板上下运动,实现压紧装置的压紧功能,安装板上设置的让位孔提供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1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