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9310.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厉冰;符晓洪;范伟松;斯荣;罗海松;赵洪生;张晟涛;王慧琦;吴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寿命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值、待检测电池的标称容量值和额定电压值、待检测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对待检测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和充电电流值,以及待检测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放电负载电阻值;根据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值、待检测电池的标称容量值和额定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值以及放电负载电阻值计算获得待检测电池的实际容量值;判断实际容量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已达到使用寿命,否则,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可继续使用。该方法提高了电池寿命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工作需要,电力系统内配置有大量的充电产品,如抢修用的手电筒、手提灯、头灯,锂电池电动工具、对讲机等。这些充电产品电池的保养及电池的续航能力直接影响电力一线工作的开展。现有技术中,电池寿命的检测方法为恒流放电法,测试原理就是对电池施加一个恒定的放电电流,并累计放电时间,当电池放电到电池电压低于某个电压时,停止放电,利用累计的放电时间乘以电流就是电池容量。由于电池放电过程受到其他多因素的影响,因而上述利用放电时间乘以电流计算实际容量的方法不准确,从而降低了电池寿命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值、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标称容量值和额定电压值、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寿命检测的充电过程中对所述待检测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和充电电流值,以及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寿命检测的放电过程中的放电负载电阻值;
根据所述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值、待检测电池的标称容量值和额定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值以及放电负载电阻值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实际容量值;
判断所述实际容量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已达到使用寿命,否则,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可继续使用。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值、待检测电池的标称容量值和额定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值以及放电负载电阻值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实际容量值具体包括:
将所述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值、待检测电池的标称容量值和额定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值以及放电负载电阻值输入已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实际容量值。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建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具体包括:
获取与所述待检测电池同一型号的电池的多组训练数据,其中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对应的环境温湿度值、电池的标称容量值和额定电压值、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和充电电流值以及放电负载的电阻值;
对所述多组训练数据进行自适应学习,获得电池容量的计算函数。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容量的计算函数具体为:
M=x1*V+x2*l+x3*T+x4*N+x5*R+x6*P+x7*V1
其中,M为电池的实际容量值,x1至x7为对应的系数,V为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l为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值,T为环境温度值,N为环境湿度值,R为放电负载的电阻值,P为电池的标称容量值,V1为电池额定电压值。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定阈值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标称容量值的 50%。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寿命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值、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标称容量值和额定电压值、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寿命检测的充电过程中对所述待检测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值和充电电流值,以及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寿命检测的放电过程中的放电负载电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9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