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6772.1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龙科生产力促进中心 |
主分类号: | B29C48/80 | 分类号: | B29C48/80;B29C48/92;B29C48/00;C08L27/06;C08L67/02;C08L9/02;C08L97/02;C08L81/04;C08K13/04;C08K3/34;C08K5/25;C08K5/17;C08K5/1515;B29K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韩炜 |
地址: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聚氯乙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氯乙烯树脂87‑105份、癸二酸丙二醇酯的聚合物19‑22份、丁腈橡胶8‑11份、木质纤维粉22‑27份、聚硫橡胶16‑21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酰肼1‑5份、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酰肼6‑9份、三乙醇胺9‑13份、滑石粉21‑27份、不饱和环氧单体6‑12份、乙丙橡胶8‑17份、苯乙烯‑丁二烯11‑17份;S200:将聚氯乙烯树脂、癸二酸丙二醇酯的聚合物、丁腈橡胶、木质纤维粉、聚硫橡胶、3,5‑二叔丁基‑4‑羟基苯酰肼、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酰肼加入第一加料斗;S300:将三乙醇胺、滑石粉、不饱和环氧单体、乙丙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加入第二加料斗;采用本方法生产的聚氯乙烯韧性更高,抗张强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属于聚氯乙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英文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1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但是,随着工艺的进步,对聚氯乙烯的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法生产的聚氯乙烯韧性更高,抗张强度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韧性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调速电机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和所述调速电机电连接;还包括减速箱、送料筒、第一加料斗和输料筒,减速箱和所述调速电机传动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杆组,螺杆组位于送料筒和输料筒内,输料筒和送料筒连通;所述第一加料斗位于所述送料筒上方,所述第一加料斗和所述送料筒连通;所述输料筒由依次连通的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三加热段、第四加热段、第五加热段、第六加热段、第七加热段、第八加热段、第九加热段和第十加热段组成,第一加热段和所述送料筒连通,每段加热段内均具有独立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均和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二加热段连通有第二加料斗;
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氯乙烯树脂87-105份、癸二酸丙二醇酯的聚合物19-22份、丁腈橡胶8-11份、木质纤维粉22-27份、聚硫橡胶16-21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酰肼1-5份、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酰肼6-9份、三乙醇胺9-13份、滑石粉21-27份、不饱和环氧单体6-12份、乙丙橡胶8-17份、苯乙烯-丁二烯11-17份;S200:将聚氯乙烯树脂、癸二酸丙二醇酯的聚合物、丁腈橡胶、木质纤维粉、聚硫橡胶、3,5-二叔丁基-4-羟基苯酰肼、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酰肼加入第一加料斗;S300:将三乙醇胺、滑石粉、不饱和环氧单体、乙丙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加入第二加料斗;S400:控制第一加热段加不热,控制第二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72±3℃控制第三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74±3℃,第四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69±3℃,第五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87±3℃,第六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80℃,第七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75℃,第八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70±3℃,第九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66±3℃,第十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是16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龙科生产力促进中心,未经贵州龙科生产力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6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