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轮对检测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4142.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智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R27/02;G05B19/05;G01N21/84;B61K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轮 检测 平台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铁轮对检测平台,包括基座、待测轮对、工字梁、立柱框架、测量桁架、伺服进给装置、拔叉装置、托举装置、夹紧装置、摩擦轮。PLC接到指令控制待测轮对到达检测位置,同时光源自动打开,相机采集轴端图像并回传至工控机进行识别,拍照完毕后拨叉装置将待测轮对拨入检测位置。托举装置将待测轮对顶起,左右夹紧装置顶紧待测轮对,托举装置回原位,摩擦轮旋转带动待测轮对旋转,激光传感器检测待测轮对需要检测的参数。尺寸检测完毕后,托举装置托举待测轮对,顶紧装置松开,托举装置放下待测轮对。拨叉装置将待测轮对拨出检测工位。本专利安装与使用方便、检测技术先进、工作效率高、能够快速精确地检测出轮对的参数。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自动检测领域,涉及一种高铁轮对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轮对作为铁路车辆重要的行走部件,在铁路安全运输和速度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对高铁轮对的检测和诊断大都仍停留在手工测量阶段,检测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无法快速、精确地检测出轮对状态,严重制约着我国铁路车辆的提速。
为了提高高铁轮对检测的准确性、提升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保证轮对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本专利设计了一种高铁轮对检测平台,安装使用方便,并且能够自动完成检测工作、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所有状态参数并自动进行误差分析。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轮对检测平台,有效解决当前轮对检测过程中检测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无法快速精确地检测出轮对状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轮对检测平台,包括:基座、待测轮对、工字梁、立柱框架、测量桁架、伺服进给装置、拔叉装置、托举装置、夹紧装置、摩擦轮。
所述基座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上面有两个凹槽,每个凹槽内各自装有一个拔叉装置。所述拔叉装置上方各自装有工字梁,所述右工字梁右侧装有摩擦轮,所述两个工字梁上放置待测轮对。所述待测轮对两侧、基座上装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与待测轮对之间装有托举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外围、基座上方两侧边缘位置装有立柱框架。所述两个立柱框架上方装有测量桁架。所述测量桁架上两侧装有伺服进给装置。所述伺服进给装置与待测轮对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基座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从而保证刚性,支撑脚的高度可调节从而能够适应地面高低。
优选的,所述拨叉装置与平台之间设有缓冲件,避免吊装时对平台的冲击。
优选的,所述托举装置为独立机构,与顶紧装置分离,避免造成干扰。
优选的,所述测量桁架为独立机构,与顶紧装置分离,避免受到顶紧力的干扰。在安装时需要采用调整法修正传感器的位姿,使得激光光线与轮轴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顶紧装置为独立机构,安装时必须保证两侧顶紧机构的同轴度,可采用调整法进行安装。并且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从而保证刚性。
优选的,所述摩擦机构与轮对之间为软接触,用于测量时转动轮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专利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对轮对的几何量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激光位移传感器在600mm的测量范围内的测量精度在0.05mm左右,完全满足测量要求。
2、本专利通过电测机对电参数(电阻)进行测量,由PLC进行测试动作的控制和测试数据的采集。
3、本专利能够由机器视觉系统结合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检测结果。
4、本专利在每次启动前能够对系统状态进行自检,且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对所有状态参数进行监控,如果出现信号异常则停止工作并报警,同时,所有运动部件均进行软硬件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智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智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4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阻燃酚醛泡沫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墙板抓取装置及墙板的抓取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