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轨道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0563.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钟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艺清 |
主分类号: | E04H6/02 | 分类号: | E04H6/02;E04H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轨道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轨道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斜助块、托块、后置板、立体轨道,斜助块与后置板为一体化结构,后置板与托块相连接,让后轮的重力置入凹口内部,由椭隔球让其凹口内部的力能够均匀的被承受,在椭隔球受力时,整体由延胶弧呈反力状态,让展角上端呈合并状态,下端呈伸展状态,能够将全方位的力距离并且弯曲缓冲,使其延弧拖动倾向芯让其胶弧角呈拉扯弯曲防护的状态,托胶条持续顺着内迫口下移,弧条防止间隔球受力过分活动,均匀的承受外力,使其后置板能够在立体轨道上移动时,防止滑动,在汽车置入立体轨道输送时,后轮将会及时的被抵触凹陷,让其有个后托的力,不会再输送移动的过程中溜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2月11日,申请号为CN 201911265352.9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小型智能化立体输送指定交通轨道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交通轨道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智能化的立体交通轨道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便有停车场车主停车时,只要将车停进轨道升降梯内,其便会将车升降移动至空位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小型智能化立体交通轨道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立体轨道的升降梯空间有所限制,为了让其车主更好的进入升降梯内,前端会有一定的小坡度,当车主停车的位置比较偏前端,在升降梯上升的过程中会存在抖动,较容易因为前端的小斜坡造成滑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交通轨道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立体轨道的升降梯空间有所限制,为了让其车主更好的进入升降梯内,前端会有一定的小坡度,当车主停车的位置比较偏前端,在升降梯上升的过程中会存在抖动,较容易因为前端的小斜坡造成滑动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交通轨道及使用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斜助块、托块、后置板、立体轨道、底座架。
所述斜助块与后置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置板与托块相连接,所述托块嵌入于立体轨道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立体轨道垂直安装于底座架上端。
所述后置板包括卡入弧端、主层、内迫口、兜弧口、托胶条、外硬力壳、底胶兜,所述卡入弧端与主层相连接,所述内迫口安装于外硬力壳内部,所述托胶条贴合于兜弧口外表面,所述底胶兜与外硬力壳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兜弧口包括扯弧角、匀力兜头、聚力凹口、内隔层,所述扯弧角与内隔层相连接,所述匀力兜头嵌入于内隔层内部,所述聚力凹口抵在内隔层外表面,所述匀力兜头设有十八个且九个为一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入弧端包括外隔层、胶弧角、倾向芯、延弧、延块,所述胶弧角与外隔层相贴合,所述倾向芯与延弧相连接,所述延弧远离倾向芯的一端与延块相连接,所述倾向芯呈弧形结构且设有两个,所述胶弧角为弧形结构,所述延块设有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匀力兜头包括回夹体、外顶头、展角、外块、护头、回绷芯,所述回绷芯贴合于回夹体外表面,所述回夹体嵌入于外顶头内部,所述护头与回夹体相连接,所述展角安装于外块之间,所述回绷芯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拉扯性,所述护头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所述展角设有三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力凹口包括软条、延胶弧、椭隔球、拉扯体、凹口、底球,所述延胶弧嵌入于软条内部,所述拉扯体与椭隔球相连接,所述底球设于凹口下方,所述椭隔球设有六个且三个为一组,所述底球呈椭圆形结构,所述凹口为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艺清,未经钟艺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